按照《辽史》的记载,大贺氏为辽朝皇族“三耶律”之一。由于元朝人修撰的《辽史》讹误较多,使许多问题很难弄清楚,遥辇氏阻午可汗二十部便是其中之一。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考察辽朝的大贺氏很关键。过去研究者对之关注的很少,笔者不揣浅陋,想就此谈一下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教。 一、辽朝以前大贺氏述略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记载,大贺氏是契丹人建立的第二个部落联盟(注:关于此问题也有不同观点,如蔡美彪先生认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是契丹人的最初部落联盟。参见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的首领家族的姓氏称号,最早见诸记载是《旧唐书》和《唐会要》,《隋书》中没有提及。因此,研究契丹史者,一般都说至唐其君号大贺氏。关于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到底始建何时,典籍中没有明确记载。蔡美彪、华山和费国庆等先生认为始建于唐初[1],业师李桂芝先生认为,大约是隋末唐初[2],张正明先生明确认为,唐贞观二年(628年)契丹渠帅摩会来降为大贺氏统治的开始[3]。看来最晚始建于唐初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大贺氏一词的涵义,目前尚无定论。陈述先生认为“但利皆、达稽、何大何部,就是大贺氏。译文求简,故拔大何的‘拔’或但利皆的‘利’均被省掉”,“乃以部而氏,并非大何部落之外别有大贺氏”,进而推测辽太祖二十部中的突吕部先祖塔古里“曾牧于达鲁河地带,达鲁河唐称它漏河,元魏称太鲁河,太鲁、大何、大贺或许有些关联”。另外,在注释中又介绍说“有人单就语音着想,以汉魏的徒河及秦汉或以前的匈奴的屠各,可能是大贺”[4];华山和费国庆先生认为,“(大贺氏)它是契丹大酋长的一个世系的名氏,还是一种称号?实在不容易搞清楚。我们是倾向后说的,大贺氏可能就是‘大辱纥主’或‘大纥主’的异译”[5];舒焚先生认为,“大贺,是用汉字对‘何大何’(阿大何)所作的另一种音译”[6];日本的爱宕松男认为,大贺氏乃“诚意的服从人”之意[7]。由于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窟哥举部附唐,唐太宗为了羁縻笼络契丹并利用之挟制突厥,在契丹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都督,封无极男,赐国姓李氏,以示优崇,所以大贺氏之族的汉姓为李氏,如李窟哥、李尽忠、李楷固等,所谓大贺氏即指李姓契丹。 由于史料阙如,我们只知联盟首领是在此家族中“世选”,与其通婚的姻族为孙氏(孙万荣之族),关于其内部情况已不得而知。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由于营州都督赵文翙[8] 刚愎自用,对契丹采取错误政策,坐视饥馑不管,还进行欺侮,导致契丹在首领李尽忠和孙万荣率领下举起了反抗旗帜,史称“营州之乱”。武周政权联合突厥进行镇压,结果契丹失败,孙万荣被杀,损失惨重,部落离散,转附突厥。当后突厥汗国衰亡后,契丹在李失活率领下又附唐。时为二“衙官”之一的可突于擅权,先后奉娑固、郁于、吐于、邵固为首领。开元十八年(730年)邵固被杀,可突于另立屈列。《辽史·世表》认为,“今以唐史、辽史参考,大贺氏绝于邵固”,“屈列,不知其世系”,并推测“洼可汗者,殆为屈列耶?”[9](P955—957) 即屈列可能是遥辇氏联盟的第一位首领洼可汗。由于“《辽史·世表》完全是摘编《魏书》、《北齐书》、《隋书》以及《唐书》中的契丹传而成,且间有曲解”[10],说明到元朝时,修史者们已经完全弄不清楚大贺氏与遥辇氏交替时期的历史。因此,大贺氏是否绝于邵固,屈列是否为遥辇氏首君洼可汗还大有疑问。 另外,《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北狄·契丹》记载: 钦德(即《辽史》中遥辇氏的最后一位首领痕德堇可汗——引者)晚节政不竞,其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时耶律阿保机建旗鼓为一部,不肯代,自号为王而有国,大贺氏遂亡[11]。 认为在契丹历史上并不存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即从李窟哥,经李尽忠,直至痕德堇可汗均属大贺氏,没有遥辇氏。日本的松井等、津田左右吉、小川裕人等也认为遥辇氏契丹不过是一种架空的传说[12],否认遥辇氏的存在。但从《辽史》的纪、传、志来看,遥辇氏的存在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因为在本纪中有很多地方涉及遥辇氏[3],在列传中也有很多遥辇氏的后裔,如耶律海里[9](P1226)、耶律敌剌[9](1229)、耶律阿没里[9](P1274)、耶律弘古[9](P1346)、耶律玦[9](P1346) 等,还有很多遥辇氏诸可汗的宫分人,如萧夺剌[9](P1367)、萧滴洌[9](P1390)、萧得里特[9](P1492) 和萧达鲁古[9](P1493)、萧特烈[9](P1517) 等,在“辽内四部族”中有遥辇九帐族(又称遥辇九营),并设大常衮司进行管理[9](P711),而且在出土的墓志中也明言有遥辇氏后裔。如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的《萧袍鲁墓志》记载,萧袍鲁有“女二人,长曰渤鲁里,适遥辇耶律猪儿”[13]。 如此众多的证据表明遥辇氏和遥辇氏部落联盟在契丹历史上是客观存在的,绝不是阿保机为了掩饰自己篡位,显示自己即位的正统性而编造出来的传说。在《新唐书》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混乱情况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与契丹隔绝,即《辽史》的《世表》所记“自禄山反,河北割据,道隔不通,世次不可悉考”[9](P956),为中原对契丹的内部情况已不甚了解所致。因此,《新唐书》所载“大贺氏遂亡”的“大贺氏”,应是“遥辇氏”之误。 关于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大贺氏的活动,除《辽史》以外,还未见其他典籍记载。在《辽史》中,关于大贺氏的记载约有二十处,主要集中于《世表》、《营卫志》、《地理志》和《仪卫志》,下面择列一下其中与遥辇氏部落联盟有关系的两条记载。 卷三十二《营卫志中·部族上》: 遥辇氏八部: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纳会鸡部、集解部、奚温部。当唐开元、天宝间,大贺氏既微,辽始祖涅里立迪辇祖里为阻午可汗。时契丹因万荣之败,即故有族众分为八部。涅里所统迭剌部自为别部,不与其列。并遥辇、迭剌亦十部也。遥辇阻午可汗二十部:耶律七部,审密五部,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