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端”与成吉思汗西征班师

作 者:
王颋 

作者简介:
王颋,教授,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 510632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成吉思汗西征于“铁门关”见到“角端”因而“班师”的典故,脍炙人口而又疑点颇多。相关的史实可能为:“甲申岁”年初,道经“铁门关”、从迤东“印度”作战归来的“怯薛”将领,偶然见到了栖息在中亚密林中的亚种“奥卡狓”,并将此报告了见在“撒麻耳干”休整的成吉思汗。不久,耶律楚材在“回答”询问时,遂将所见《开元占经》一书中描述的“角端”加以塞责,从而坚定了合罕“振旅”的决心。除了“铁门关”所见“角猯”外,见于较早记载的“符拔”,也是同一种“珍兽”。至于《长春真人游记》书中“壬午”八月后成吉思汗自“阿谋河”北返的记录,不能当作“信史”。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4)06-0108-07

      一

      提起成吉思汗西征“班师”,不免追念相关“角端”的传闻。《元史》卷1《太祖纪》、卷146《耶律楚材传》:“太祖十九年甲申,是岁,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注:《元史》,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3456页。)这后一则文字的原始出处,显然就是耶律楚材的“神道碑”。《元文类》卷57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行次东印度国铁门关,侍卫者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曰:汝君宜早回。上怪而问公,公曰:此兽名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盖上天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陛下无疆之福。上即日下诏班师”。(注:《四部丛刊初编》景印至正刊本,第11页下、12页上。又,《至正析津志辑佚·物产》,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2页:“太祖皇帝行次东印度{骨}[国]铁[门]关,侍卫见一兽,鹿形马尾,绿毛而独角,能为人言:汝军宜回早。上怪问于耶律楚材,公曰:此兽名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盖上天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效国人命,定陛下无疆之福。即日下令班师”。)作者宋子贞,“东平行省”幕僚,与当事人曾经有过堪称“密切”的来往。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10《平章宋公》:“初,严行台(实)上计阙庭,多径由近侍奏决,至与丞相耶律公(楚材)有违言。公(宋子贞)劝行台致礼,通情好,每事咨禀,示不敢专。耶律公喜,亦深相接纳。中外交欢,诸镇雅重”。(注:《元名臣事略》,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00页。)

      因“角端”见而“班师”的说法,为元代不少作家所肯定。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5《角端》:“盖太祖皇帝驻师西印度,忽有大兽,其高数十丈,一角如犀牛。然能作人语云:此非帝世界,宜速还。左右皆震慑,独耶律文正王(楚材)进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也。圣人在位,则斯兽奉书而至,且能日驰万八千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帝即回驭。载稽之前志,神禹氏治水功成,天降飞菟,日行三万里,而未尝善言也。又后土趺蹄之兽至,善言,而未闻其独角也。轩辕获飞黄而独角,汉武获兽并角而五蹄,又未尝闻其能言善驰也。及圣祖诞膺天命,而角端出焉。夫一角者,所以明海宇之一。而万八千里之涉者,所以示无远弗届也。此又天将开天下于大一统之象也”。(注:《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5页。又,周密《癸辛杂识》卷续上《西征异闻》,《四库全书》本,第40页上:“陈刚中云:成吉思皇帝尝西征,渡流沙万余里,其地皆荒寂无人之境。忽有大兽,其高效十丈,一角如犀,能人言。忽云:此非汝世界,宜速还,左右皆震恐。耶律楚材随进云:此名角猯,能日驰万里,灵异如神鬼,不可犯也。帝为之回驭”。)宋濂《宋文宪集》卷39《西域军中获角端颂》:“我太祖皇帝之龙兴也,灵承帝命,宠绥四方。克烈既臣,乃蛮攸服,远近诸国,往往向风内附。而东印度远在西域之陲,负固不庭,帝乃震怒,移六师以征之。师次铁门关之下,厥有神物,身而马尾,独角而绿,文胸,人语曰:王师宜早还。帝因访问近臣耶律楚材,楚材对曰:是兽名角端,能日行万八千里。其见则恶杀之象,殆天使之告陛下耶!帝即日下诏班师”。(注:《宋文宪集》,上海书店《四部备要》校刊嘉庆严荣校刊本,第458页下、459页上。)

      进入明朝以后,同一个“故事”仍在不断地被“重复”。胡翰《胡仲子集》卷1《五行志序论》:“元起朔漠,方太祖西征,角端见于东印度,为人语云:汝主宜早还。意者天告之,以止杀也”。(注:《胡仲子集》,《四库全书》本,第18页上。)吴宽《匏翁家藏集》卷15《谒耶律丞相墓》:“在瓮山下,前有石象,须分三缭,其长过膝,真异人也。角端人语大兵还,帷幄功高掩伯颜。身托中原只抔土,神归朔漠自重关。僧伽香火青松盛,翁仲风霜白石顽。遗象俨然惊叹久,一间空屋倚西山”。(注:《匏翁家藏集》,《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正德刊本,第4页下。)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157《宛委馀编》:“元太祖西征至印度,遇大兽,其高数十丈,角如犀牛。作人语曰:此非帝世界,宜速还。耶律楚材进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也。圣人在位,斯兽奉书而至,日驰万八千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然则角端乃北中一兽也,楚材权词以对耳。不踰年,而元祖崩,岂非神异之物乎”?(注:《弇州四部稿》,《四库全书》本,第24页上。)暨,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89《金河北山东之没》:“是年(壬午,嘉定十五年),蒙古主入西域诸国,进次于忻都国铁门关。侍卫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谓之曰:汝君宜早回。蒙古主怪之,以问耶律楚材,对曰:此兽名角端,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今大军征西已四年,盖上天恶杀,遣之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无疆之福。蒙古遂大掠忻都而还”。(注:《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87页。)

      相关的说法,尚有另一个迥然不同的版本。比较前一个说法,惟“预言吉徵”而无“降符班师”,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上:“金大安元年,河清上下数百里。次年庚午,我太祖皇帝经略中原,以应受命之符。耶律柳溪(希逸)诗集云:角端呈瑞移御营,搤亢问罪西域平。注云:角端日行万八千里,能晓四夷之语。昔我圣祖皇帝出师,问罪西域,辛巳岁,驻跸铁门关。先祖中书令(楚材)奏云:五月二十日晚,近诗人登山,见异兽二,目如炬,鳞身,五色,顶有一角,能人言,此角端也,当于见所备礼祭之。仍依所言卜之,则吉,此天降神物,预言吉征也”。(注:庶斋老学丛谈》,广陵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下。)尽管兹说不为元、明人赞同;然而,却得到了近、现代治史者们的充分肯定。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辛巳夏,太祖驻跸铁门关,角端见,公奏请祭之。案此事元人记载纷如,然年、月实均有舛误”。“是角端之见在辛巳五月,时太祖方欲南行,尚在班师之前二年。宋周臣(子贞)误合为一,后人遂疑为虚妄,由未考柳溪(耶律希逸)之说也”。(注:《王国维遗书》本,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4页下。)刘晓《耶律楚材评传》第7章《著述、祠墓与问题考辩》:“耶律希逸作为耶律楚材的孙子,又把时间、地点说得如此准确,他的说法必有所本,不可能为凭空捏造”。(注:《耶律楚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