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01.9;C922 文章编号:1000-0585(2004)05-0677-09 辽金两代以西辽河流域为中心从事农业开发,前后延续了300余年。300年的农业开发进程中相继引发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如辽前期包括西拉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在内的辽上京地区为主要农业区,农业人口的流向表现为迁入型,发展到辽中期不但停止了人口迁入,而且出现大量农业人口迁出现象,数年之内大约10万农业人口从上京地区迁向位于老哈河流域的辽中京地区。伴随农业人口的移动,农业核心区表现出从西拉木伦河流域—→老哈河流域—→大凌河流域逐步转移过程。辽金两代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进程中的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涉及到农业开发本身,而且也与人口容量直接相关。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将以农业开发与人口容量为基点,分析论证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 1 人口容量的概念与辽金时期资源利用类型 人口容量是研究人与资源环境对应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概念的核心在于一个地区环境与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因此寻求人口与资源在消费过程中的平衡,是人口容量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所研究的辽金时期属于传统农业阶段,在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维持人们生存与社会发展所涉及的自然资源类型,基本为土地与草场。虽然在辽金两代的社会经济中都存有少量的矿冶业,但这时的矿冶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份额非常小,从业人员占整个人口比例很低。因此,这一生产部门的资源占有特征对于分析整个地区人口容量不具有决定意义。 2 辽代上京地区人口容量推测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1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资源利用属于封闭性系统特征 依照人口容量基本理论,对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人口容量进行推测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即人口与土地。在论证这两项内容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的系统特征。以分析人口容量为前提的自然资源系统分为封闭性与开放型系统。所谓封闭性系统是指人们生产、消费活动完全在一个地区内进行,没有区际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开放系统则存在频繁的区际之间物质、资金等交流[1]。从系统特征分析原则看,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属于封闭系统。虽然在辽代初期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入,但这一时期人口的迁移属于非自愿性迁移,被迁移者基本为战争俘虏或被占领区百姓,他们离开家乡进入塞外草原是在强制性背景下实现的,当这种强制性的外力消失或转移后,迁入人口自然停止。根据研究可以基本明确至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以后,燕山以北的辽境内很少再有外来人口大规模迁入,人口或劳动力基本进入自然增殖过程,并对外保持封闭状态[2]。迁入西辽河流域的农业人口在生产形式上继承了中原地区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农户中很少出现地区以外的物质交流,在物质输入、输出关系上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特征。由于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系统特征,即区域内的物质需求基本源于本地区内部,而很少存在区域外部物资输入,故对于这一地区人口容量的推测就不必考虑区域外因素的作用了。 2.2 辽中期上京地区的人口数额 辽上京位于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其所辖区域则延至西辽河流域。辽中期上京地区大约有35万农业人口[3],同时还有数十万非农业人口。对于辽代非农业人口的推测最早来自于美国学者魏特夫与冯家升合著的《辽代中国社会史(907~1125年)》[4]。契丹人是历史上传统生活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民族,辽王朝建立后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动,除因政治、军事需要屯驻在上京地区以外如中京、东京、西京、南京等地的契丹人外,作为这一民族的主体主要活动在西拉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流域。由于存在这一前提,因此契丹人口数额对于辽上京地区具有重要意义。魏特夫、冯家升两位学者推测辽共有契丹人口75万,对于这一结果吴松弟认为“由于气候和畜牧经济的特点,蒙古草原每平方公里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十分有限”,故这一推测数据偏高,在这一数额中减掉5.5万户、27.5万人口比较合理。依吴松弟的推测契丹部族人口约为23万[5],部族人口之外契丹人还以宫户形式服务于朝廷,据《辽史》所载契丹宫户约8万户,将部族与宫户相加,总额达63万人口,低于魏特夫的推测结果。由于契丹人会有一部分屯驻在上京以外地区,故上京地区的契丹人口大概保持在40万左右,形成与农业人口近似的规模[6]。 明确辽上京地区农业人口规模之后,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环境限制,辽代西辽河流域人口不是均质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750m以下适宜农业开垦的黄土地带,这样的人口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些地带的环境压力[6]。 2.3 辽上京地区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食品需求量 探讨人口容量首先应该确定的是人口对食品的需求量,在传统农业阶段人们的食品需求基本以维持生存、繁衍为前提,因此粮食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部分。据宋人记载在当时的食物结构前提下,每一成年人每日需要粮食2升(注:沈括《梦溪笔谈》载士兵行军:“人食日二升。”士兵为成丁后入伍,其每日所食可作为成年人日进食标准。),按这一数字计算,一人一年需粮食7.2石,一个家庭若以5口计算,家庭内成员为3个成年人,2个未成年人比较合理,将未成年人粮食需求量减半,每年需3.6石,全家一年食用粮食总量为28.8石。作为一个家庭维持生存不仅有粮食需求,还有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以及自己不能生产物品如盐、铁制农具等物品的购买,这一切仍然需要拿出一部分粮食进行交换,其数量在各类家庭中所占比例不一样,每年这部分消费至少应在1~2石,这样一个持农业经营方式的家庭年需粮食30石左右。辽中期上京地区有35万农业人口,依5口之家计约7万户,年需粮食210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