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金银的开采冶炼技术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菱菱,女,1954年生,北京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宋代经济史、宋代矿冶业史方面的研究。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原文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内容提要:

宋代《舆地纪胜》记载了脉金矿的开采过程,《本草图经》、《龙泉县志》等书记载了银矿生产中灰吹法、火爆法等技术的应用。这些记载不仅印证了宋代矿业生产具有兴盛发展的技术基础,而且为探讨中国古代矿业开采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凭证。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N092:TD-09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0224(2004)04-0356-081000-0224(2004)04-0356-08

      1 淘金与脉金矿的开采

      卢本珊、王根元在《中国古代金矿的采选技术》一文中指出:“金矿资源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脉金矿,矿床大部分分布在高山地区,由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形成。脉金矿又称山金矿、内生金矿;另一类为砂金矿,由山金矿露出地面后,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破碎成金粒、金片、金末,又通过风、流水等的搬运作用,在流水的分选作用下聚集起来,沉积在河滨、湖滨、海岸而形成冲积型、洪积型或海滨型砂金矿床。”[1]由于金矿的蕴藏方式不同,开采方式也随之分为两类:一类为淘采砂金矿床即淘采水中或土中的砂土来获取其中的黄金;另一类为挖掘巷道,开采地下矿脉后提取出黄金。中国古代采选金矿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前一种,而宋代在继承了前一种传统方法的同时,也发展了开凿脉金矿的生产。南宋人洪咨夔在《大冶赋》中对这两种采金的方法均有描述[2]:

      “但见汰金有洲,淘金有岗,瑞金有监,通金有场……濬埼碛以采摭,画墠沙而披漉。大如落萁之豆,小如脱粃之粟。轻如麸之去,细如尘之生曲。澄之汰之,倐胂蒲掬。渠阳泽铣,毓奇溪洞。寻苗罽汋之邃,破的铩壁之壅。焮以火则流脂铁笼之烈,淬以水则舂糜鈆杵之重。吉挺旅陈,符采飞动。铸神鼎而制嘉量,是为万世不穷之用。”

      下面结合洪咨夔的记述先来看一下宋代的淘金生产:

      宋代淘采黄金,主要是在江河水中和河床沙地淘采而得。洪咨夔提到的“汰金有洲,淘金有岗……濬埼碛以采摭,画墠沙而披漉”之句,就是指淘采砂金的场所和劳作过程。砂金的颗粒大小和形状多种多样,“大如落萁之豆,小如脱粃之粟。轻如麸之去,细如尘之生曲”,最常见的是似沙粒大小的“沙金”和形如麦麸的“麸金”。另外,在宋代的广南西路等西南部地区,山谷田野中也可淘金。据范成大记载:“生金出西南州峒,生山谷田野沙土中,不由矿出也。峒民以淘沙为主,抔土出之,自然融结成颗。大者如麦粒,小者如麸片,便可锻作服用,但色差淡耳。欲令精好,则重炼取足色,耗去十二三,既炼则是熟金。”[3]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提到:“广西所在产生金,融、宜、昭、藤江滨与夫山谷皆有之。邕州溪峒及安南境皆有金坑,其产多于诸郡……凡金不自矿出,自然融结于沙土之中。小者如麦麸,大者如豆,更大如指面,皆谓之生金”[4]。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宋代人称为“生金”的,是指淘采出后不经熔炼的黄金;称为“熟金”的,则是指淘采出后再入炉熔炼去除杂质的黄金。

      水源便利的地方,淘金活动可以常年进行,但各地由于矿砂中含金量的差异以及使用的淘金工具不同而产量各异。唐开元年间人陈藏器在《本草拾遗》(注:《新唐书》卷五九《艺文三》中记曰:“陈藏器《本草拾遗》十卷。开元中人。”此书已佚失,上述内容引自《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金屑》条下。)中曾记录了“麸金生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等方法,第一种是使用毛毡作为淘金工具,这在当时可能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第二种是借助于鹅鸭吃入腹中后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的方法获得黄金。这种方法,宋代仍然沿用,例如,南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提到:“邕管永安州,与交阯一水之隔尔,鹅鸭之属至交阯水滨游食而归者,遗粪类得金……”但这只是偶然的、少量的获得,不可能作为各地生产黄金的普遍手段。根据史料记载,宋代使用得更多的则是以下的方法。朱彧的《萍州可谈》云:“两川冶金,沿溪取砂,以木盘淘,得之甚微,且费力。登、莱金,坑户止用大木,锯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锯纹中,甚易得。”[5]这里提到宋代两个地区使用的两种工具,一个是在四川地区,用木盘淘金,便于个人手持操作,适合于分散的个人作业,但生产效率较低。另一个是在富产黄金的京东路地区,淘金方法是把独木剖开,凿成凹槽,即制成木溜槽,由人工投沙其中,冲水淘采。由于金的比重高于沙土,所以在冲水淘选的过程中被沉积在木溜槽的底部,又受到锯纹等凹痕的保护,不会被水冲走,便于采集。这种方法便于采用集体劳作的形式,生产效率较高。宋代使用的淘金工具,除前面提到的毡、木盘、木溜槽等外,《大冶赋》中有“倐胂蒲掬”之词,华觉明等人解释为“用蒲叶集取金砂,”并指出“这是其它文献中罕见的”[6]。据此推测,“倐胂蒲掬”也可能是指采金者用蒲叶编成簸箕之类的工具来淘金。另外,在远离水源之地,人们则利用降雨时节收集黄金。唐代人樊绰的《蛮书》中记载了云南地区的采金活动:“生金,出金山及长傍诸山,藤充北金宝山。土人取法,春冬间先于山上掘坑,深丈余,阔数十步。夏月水潦降时,添其泥土入坑,即于添土之所沙石中披拣。有得片块,大者重一斤或至二斤,小者三两、五两,价贵于麸金数倍。”[7]宋代人李石的《续博物志》中仍有此类记载(注:李石《续博物志》卷七曰:“生金出长傍诸山,取法:以春或冬,先于山腹掘坑。方夏水潦,荡沙泥土注之坑。秋始披而拣之。有得片块,大者重一斤或二斤,小者不下三四两。”)。可见,在云南山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巧妙地利用了夏季雨水冲刷的方法采金;不仅如此,由于当地砂金颗块较大,人们还可以用手工拣选的方法直接挑出黄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