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类结构对语境的诠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玉臣,文学博士、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李民权,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通过语类成分缺失和成分位置关系异常的语篇与正常语篇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语类结构对语篇赖以存在的语境的诠释关系,发现必备成分及成分的位置关系在对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的诠释中发挥主要作用,而可选成分则对话语基调的诠释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引言

      语类结构和语境的关系一直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以Hasan(1977,1985,1995)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坚持Halliday(1978)的语境理论,认为语类结构决定于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这些研究对语类与语境的关系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即从语境变量到语类结构的决定关系,而对自下而上的诠释关系(construe)则鲜有研究。笔者认为,作为这两个层面之间辩证的实现关系(realization)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语类结构对语境的诠释关系不应被忽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2.语类结构

      语类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裁是有区别的。体裁仅限于书面的文学作品的类型,而语类的概念是以Bakhtin(1986)的“言语类型”(speech genres)为基础,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是指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并表达一定社会意义的话语类型。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领域中,语类是从功能的角度,按所实现的社会目的来界定的。语类构成一个通过语言手段实现社会意义的系统,意味着“如何用语言来做事,包括文学体和非文学体如诗歌、叙述文、说明文、演讲、讨论、烹饪术、约会、服务对话、新闻广播等。语类这一术语包括任何一种用语言手段实现的、构成文化相当一部分内容的社会活动类型”(Martin,1985:250)。可以说语类就是“语言用以体现文化的、分阶段实施的、由目的定向的社会过程”(Martin & Rothery,1986:243)。

      语言学领域中对语类结构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对“故事语法”(story grammar)的研究。Labov(Labov & Waletzsky,1967; Labov,1972)发现,“故事”具有叙述体结构,其构成范畴包括“提要”(abstraction)、“背景”(orientation)、“纠葛”(complication)、“高潮”(climax)、“解决”(resolution)、“评价”(evaluation)和“结尾”(coda)。van Dijk(1988)对“新闻报道”语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新闻”类语篇包括以下构成范畴:“概要”(summary)、“主要事件”(main events)、“背景”(backgrounds)、“后果”(consequences)和“评论”(comments)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非常重视语类结构的研究。Halliday(1978)认为,“为了全面描述语篇特征,我们必须考虑‘语类结构’(generic structure),即语篇所具有的、代表它所归属的文体特征的形式”(Halliday,1978:133)。Hasan(Halliday & Hasan,1985)从语篇的功能出发,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一定的语类所包含的所有必备成分(obligatory elements)和可选成分(optional elements)以及它们的顺序关系。她以购物中顾客和店主间的对话为例,系统地研究了“语境构形”(contextual configuration)和语类结构潜势之间的关系。所谓语境构形,就是情景语境的各个变量,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都由具体的参数所实现的语境类型。语境构形决定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两者的逻辑关系可描述为,“语类结构是语境构形的语言表达”。具体来说,就是语境构形决定语类结构中如下一些变量的取值范围:

      1)什么成分必须出现;

      2)什么成分可能出现;

      3)这些成分必须出现在什么位置;

      4)这些成分可能出现在什么位置;

      5)这些成分出现的频度如何。

      这里,1)就是必备成分,2)就是可选成分,3)和4)讨论各成分的位置关系,即它们的排列顺序,5)讨论这些成分的循环性。语境构形之所以决定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势,乃是因为前者的具体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话语的社会交际功能,而语类结构恰恰是实现话语交际功能的手段之一。

      3.情景语境

      最早提出语境思想的是Malinowski。他1923年提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1935年提出的“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一直沿用至今,影响了几代人。其中包括他的同龄人、伦敦学派创始人Firth。

      Firth关注的是“情景语境”。在他(Firth,1950:7)看来,情境语境的内部关系包括如下因素:

      1)参与者相关的特征:角色,个性;

      a.参与者的言语活动

      b.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

      2)相关的事物;

      3)言语活动的效果。

      Firth虽然不赞同Malinowski的唯实论的语境观,但他没有完全脱离唯实主义(如仍把“相关的事物”(the relevant objects)作为语境的一个因素),还未真正地把情景因素抽象为语境理论模型。

      Halliday的语境模型的建立是继Firth之后语境理论的又一大发展。他最初的情景语境模型创立于1964年(参见Halliday,1964)。这个模型包括三个变量:“范围”(field)、“方式”(mode)和“风格”(style)。在1978年的模型中,“风格”为“基调”(tenor)所取代,其原因在于“风格”一说颇多歧义。

      话语范围是指交际者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在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中话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有些活动中,如简单的协同工作或游戏,语言的作用完全是从属的;在涉及口头指导的协同操作或涉及评分、计划的游戏中,语言的作用是必要的但仍然处于辅助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如闲谈、学术讨论等,语言的作用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前面两类,社会活动的性质构成话语范围的主要内涵;而对于后一类,话语范围则主要包括话题。

      话语基调是指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既包括他们持久的社会角色,如社会地位、头衔等,也包括在给定的情境中临时的角色关系,如师生关系、医患关系等。话语基调还包括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Hasan,1973,1980)。这一因素取决于双方交际活动的范围和频度。交际范围越广、频度越高,意味着社会距离越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