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隐喻理解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理解过程,对其进行探讨有益于认识人类的语言理解机制,因此得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心理语言学界,随着抑制机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探索其在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隐喻理解抑制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成果,以揭示抑制机制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模式 语言理解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激活、产生许多无关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外部刺激的干扰,如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也可能是内部认知过程的产物,如阅读时某些歧义词句会给理解带来困扰。所以,心理学家认为应该有一种特殊的认知机制能主动阻止、抑制这些无关信息的激活和干扰,但总体上又不损害其他必要的认知加工,这种机制就是抑制机制(suppression或inhibition)。抑制机制既是一般性认知机制,同时也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ernsbacher 1993)。 根据加工目的或意识的参与程度,抑制可分为自动抑制(automatic inhibition)与有意抑制(intentional inhibition)。自动抑制也需要注意,但并不是有目的的加工过程,如在阅读理解时对歧义词的无关意义进行排除。有意识抑制则需要根据要求和目标有意地抑制认知过程对内部或外部无关刺激的加工,如有意遗忘(intentional forgetting)(杨丽霞、陈永明 1999)。近年来许多研究还表明抑制机制存在个体差异,如认知能力较强的人抑制能力也较强,老年人的抑制机制功能与年轻人相比有所退化(周治金等 2002)。 对于抑制机制怎样影响语言理解,Gernsbacher(1990)的结构建造框架(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和Hasher & Zacks(1988)的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理论(inhibition and contents of working memory)都有相关论述。 2.1 结构建造框架 在Gernsbacher(1990)的结构建造框架中, 语言理解的目的是要建造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结构,可分为奠基(laying a foundation)、映射(mapping)和转移(shifting)等三个过程。首先,利用最初输入信息建造一个基础结构,即奠基。其次,当后继输入信息与原结构一致时,就把该信息映射到原结构,从而使其不断发展,即映射。如果新信息与原结构不一致,则转而建立新的子结构,即转移。建造过程的基本单位是记忆单元(memory cells)。信息一旦输入,记忆单元便自动激活,同时传递加工信号。记忆单元的激活水平要受强化(enhancement)和抑制(suppression)两种机制的调节,具体表现为:已激活的单元一方面强化相关单元的激活,另一方面抑制其他无关单元的激活,且这两种过程既有自动加工,也有积极、主动的加工。可以看出,强化与抑制机制在心理表征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建造框架用在建立心理结构来说明对新信息的强化或抑制作用,对抑制机制定位较明确。然而该框架只是为解释句子和语篇的理解而提出,未见得能说明其他加工层次如亚词汇加工过程中的抑制现象(周治金等 2002)。 2.2 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理论 Hasher & Zacks(1988)的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理论认为,工作记忆运转效率极大地影响语言理解,而工作记忆本身又受抑制机制的制约。抑制机制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监控其容量方面,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抑制机制只允许与理解目标指向一致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同时阻止与理解目标指向有冲突的信息进入;其次,如果已有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抑制机制就快速压制其在长时记忆中相关内容的激活;第三,抑制机制还防止注意资源被分配给先前已遗弃的信息,从而使注意力有选择性地保持在当前指向中。可见,在该框架中,抑制机制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对无关信息的加工,保证有限的资源被工作记忆有效利用以使理解加工顺利进行。然而正如周治金等(2002)所指出:抑制机制、工作记忆和语言理解三者关系较复杂,它们如何相互影响,现在还不清楚;而且,由于在该框架中抑制机制并未直接对语言理解施加影响,所以其在语言理解中的实质作用难以得到充分说明。 综上所述,结构建造框架强调抑制机制在具体语言理解加工中的作用,而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理论更倾向于说明其中作为一般认知机制的功能。有些语言理解研究在解释结果时对这两个框架都有所涉及,但隐喻理解研究大都以结构建造框架为理论基础。 3.隐喻理解与抑制机制 目前心理语言学界对隐喻理解加工过程模式问题的看法不一,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纯匹配类模型(pure matching models)和先提炼类模型(abstraction-first models)哪类更为合理(Gentner & Bowdle 2001)。纯匹配模型(如Ortony 1979)认为,隐喻理解是在本体和喻体间作匹配、 比较以找出共同特征的过程;而先提炼模型(如Glucksberg & Keysar 1990)认为隐喻理解是将喻体相关语义特征投射(mapping)到本体的过程。另外, 现在人们也开始认同先校正模型(alignment-first models)。该类模型(如Gentner & Wolff 1997)综合以上两种观点,认为隐喻理解先通过校正、对齐过程建立与本体和喻体都一致的结构,再进一步将喻体相关特征投射到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