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参照框架:语言与认知研究的新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150001)

原文出处:
外语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描述Levinson(2003)最近提出的空间框架理论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Levinson的理论颇具新意,开辟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但他的某些观点过分强调人类空间思维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英汉语句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空间思维方面有着显著的相似性,人类认知存在普遍的空间认知模式。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自从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出现以来,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许多国外学者对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Miller and John-laid 1976;Fillmore 1975;Lakoff 1987;Langacker 1991;Svorou 1994;Talmy 2000)。这些研究不仅涉及人类的思维过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而且涉及语言与空间认知的关系、空间思维等。关于空间思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完形感知理论中的参照框架这一概念;当然,亚里士多德的空间思维观就更早了。最近,荷兰奈美根大学比较语言学教授Levinson (2003)提出了他在空间参照框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颇具新意。Levinson认为空间参照框架这一概念对认知研究至关重要。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涉及空间思维,许多交际过程都依赖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包括从图形的确认到对各种相对位置的感知。在判断不同的空间关系时,要选择不同的空间参照系。有时要以观察者为中心判断方位,有时要以参照物为中心确认空间关系,而有时还要以客观环境为中心进行方位判断。Levinson把这三种参照系称为相对空间参照框架、内在空间参照框架和绝对空间参照框架。通过对空间参照框架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如何思考、如何记忆、如何推断空间关系与方向等思维过程,可以提供理解语言的视角和信息,帮助研究语言与空间认知之间的关系,认识和理解语言的性质。

      1 空间参照框架理论中的几个概念

      1.1 观察者中心框架、物体中心框架和环境中心框架简述

      空间表征性具有种间同构性(isomorphism), 即空间表征性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形态中,如视觉、触觉、手势以及人们感觉所处的位置等。这种同构性使人们能够拿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谈论手摸到的东西,以及用语言或手势来描述和指明行走路线(Levinson 2003)。同时, 空间表征性又可以通过不同的参照框架体现出来。在观察者中心框架中,观察者以其视觉、头和身体为中心观察世界。在物体中心框架里,观察者以物体本身的轴为基准判断方位。在环境中心框架内,空间关系的确认是依靠环境中突显特征来完成的,如地球引力或地面标志等。

      1.2 图形和背景

      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来源于完形心理学,Talmy(1983)最先把它们引入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内。他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Langacker(1987)用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来表达同样的含义,这和以前所用的主位(theme)和被关系者(relatum)这对概念的意思是一样的。 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被用来解释自然语言中空间关系的表达法。语言中的所有空间关系(包括地点和运动方位)都可以通过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另一个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出来。而作为参照物或背景的物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例如:

      ① The pen (figure) is on the desk (ground).

      ② Tom (figure) drove from Houston (ground) to Dallas (ground) in four hours.

      虽然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称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要考虑图形和背景的性质和功能,否则句子就会显得很别扭。例如:

      ③ The pencil is by the door 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④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is the one with the pencil by its door.

      以上两个例句的意思一目了然,但④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没有人会用铅笔这个小物品来标记帝国大厦这一庞然大物。如何恰当地表达图形和背景的关系,Talmy (2000)为此区分了图形和背景的性质和特征:

      图形

      背景

      位置不太详细

      位置较详细

      较小

      较大

      移动性强固定性强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比较突出比较隐蔽

      大多数空间描述都是表现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空间关系可以用实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表达,也可以用抽象的空间矢量表达。

      1.3 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

      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这两个概念由来已久。牛顿把绝对空间看成是一个位于宇宙中心的三维盒子——抽象、无限、静止;而相对空间是由物体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移动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倾向使用相对空间概念,用自我中心协调系统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了相对空间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揭示物体实际所占空间与物体之间的关系。许多心理学家还认为相对空间这一概念与空间推理和语言研究关系密切。 Miller and Johnson-Laird认为,“普通语言是用来描述相对空间的;这样的空间与占有它的物体有关系。正像牛顿的空间理论一样,相对空间提供了三维协调系统,但没有固定的角度单位和距离单位,也没有必要让协调系统无限地向四周扩展”(Miller & Johnso-Laird 1976:380)。

      2 内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

      2.1 指示与内在的关系

      Levinson(2003)认为空间参照框架不能仅仅考虑协调系统本身,须要作出新的解释,因此传统思维研究中关于指示(deictic)与内在(intrinsic)协调系统的区别是不成立的。传统语言学通常以协调系统起源(the origin of the coordinates)为依据区分指示与内在协调系统。如果协调系统以说话人为起源,那么该系统称为指示协调系统;如果协调系统不是以说话人为起源,则称为内在协调系统。下面的例句是Levinson(2003)用来说明传统语言学是如何区分指示与内在的,我们不妨拿来比较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