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化、级差转移、原型范畴及名化研究框架体系的思考

——诠释Heyvaert的A 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2003)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国辉,重庆语言认知及信息处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博士、教授、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汪兴富,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生。(重庆 400030)

原文出处: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对Heyvaert的A 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2003)一书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然后对其中的三个主要概念:名化、级差转移和原型范畴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名化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引言

      近来笔者有幸读了Heyvaert[4] 的A 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该研究主要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观和兰盖克[6:13—192] 的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观察名化这一边缘性的特殊语言现象,因为名化的结果不是典型的名词,而是带了一些名词特征的名词性成份罢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研究抓住了名化现象的实质和根本,为此笔者想向学界做一个及时的介绍,同时谈一点肤浅认识。

      2.基本内容框架

      该书接近三百页,分三大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共分四章:第一章,简介;第二章,理论假设;第三章,名化现象问题;第四章,名词性结构和小句的功能组构。第二部分是脱动词“-er”名化结构,共分三章:第一章,脱动词“-er”词缀描述定位;第二章,中态结构;第三章,脱动词“-er”名化结构的多功能分析。第三部分是事实性名化结构,分为三章:第一章,事实性名化结构的描述定位;第二章,事实性名化结构作为名词性结构的功能分析;第三章,结束语。另外附录:非施事性“-er”名化结构。概括起来两个方面:理论假设与理论的应用(后者包括脱动词“-er”名化结构的多功能分析和事实性名化结构的功能分析)。

      该研究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以Langacker的理论为主)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以Halliday的理论为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或思想,如名化结构的原型图式化(schematization)与扩展(extension),寻求该结构的固化度或自动化度。名化结构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考察:类型定位(type-specification),量化(quant ification),具体化(instantiation)和背景化(grounding)。强调语言的运用基础、层次性、语言系统的网络结构、词汇语法与语义之间的自然符号关系、非任意性关系。名化过程中的句子不仅涉及级差转移(rank shift),如“that”名词性小句,同时名化过程还涉及横组合关系的变换,如“I sawher.”→“She was seen by me”。在强调韩礼德语言研究的多功能系统(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时,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结构功能的转换和认知的整合解析才能真正揭示名化现象的实质。最后,作者认为名化结构的建构过程应遵循下面这些主要步骤:首先,确定名化结构派生和组构层面;第二,确定语言结构的再分类是否涉及级差转移;第三,确定名化单位所采取的准确名词性策略;最后,综合考虑名化结构的内部词汇语法特征与外部的功能行为,来确定特定名化系统的独特语义内涵。

      3.名化现象中的三个核心问题

      名化现象中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名化现象的研究层面;级差转移问题和原型范畴。为何要确定这几个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研究首先要考虑研究对象,然后要知道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最后还需要了解研究对象的结果状态。也就是说,就名化现象而言,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是这种现象是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还是语篇层面操作,第二个问题是需要了解这一现象是否涉及语言结构的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涉及语言结构的改变,其后果又如何。

      3.1名化现象的研究层面以及“名化”概念的提出

      提到名化现象,人们可能不加思索就能回答,是指其它词类通过派生手法变为名词的过程,因为不少词典也这样界定,如克里斯特尔[12:240],Trauth & Kazzazi[9:327—328]。但是名化现象并非仅仅是词汇层面的词类转换,还涉及句子层面的结构变化,甚至语篇层面的谋篇布局。因此,有必要区分广义和狭义的名化结构,广义名化结构不仅限于词汇层面,如派生词缀,还包括句法层面转换而来的名化结构,Heyvaert[4] 的研究就属于此类研究,包含了派生词缀(如“-tion,-ity,-ness”)、-ing动名词结构(如“teaching,learning”)、that小句结构(如“That he did not come made me angry.”)和the fact that小句结构(如“I got to know the fact that you really have no pocket money.”)。狭义名化结构则主要是指其它词类通过派生手法变为名词的结构。

      为何在此我们不用“名词化”,而用“名化”这个概念呢?“名词化”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其它词类转换为名词的俗称,但这些转换而来的词或表达并非是典型名词,因而不具备名词的一般特征(如表1所示),因而这个提法显得不太科学,很容易导致误解。那为何又不用“名物化”?“名物化”提法同样也不太妥当,因为典型名词的所指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三维空间物体,而通过名化手段产生的非典型名词大多是抽象的东西或概念,是“非典型名词”,因而也不准确。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误解,需要寻求一个相对更准确、更具概括力的术语来表达,于是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二者合一,用“名化”来代替“名词化”和“名物化”两个概念。也就是说,这样既可包含名化结构表现上的一些特征,也可处理语义指称问题,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关于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别,请参见胡裕树、范晓[14:81—85] 对此的详尽讨论。下面的图表将英语中典型的名词特征与非典型的名化现象特征进行比较,会更有助于我们对名化现象的准确理解(图表中的“+”表示具有该属性,“-”表示不具有该属性,“±”表示该属性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