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组与小句之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之二)

作 者:
徐杰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汉语学报

内容提要:

词组与句子之间的根本差别主要体现在有无全句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所促发的连串语法形式特征,体现在有无其他“句子特有因素”等方方面面。有无定式动词只是见于英语类语言中词组和句子之间的一种次要语法差别。汉语的词组和句子之间在动词形式方面没有差别是个事实,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两种语法单位在该语言中遵循同样一套语法原则。对句子的描写在任何语言中都无法完全通过对词组的描写来实现。“词组本位说”固然包含许多不可否认的精辟见解和合理内容,但是最初用以支持这一语法学说的核心论据其实并不成立。“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两说相较,后者对全局理论体系的思考更为周全,对许多语法现象的解释更为简明。词或词组用作小句,远非人们此前想象的那样原封不动的拿来就用。这个过程牵扯到了“移位”和“加标”等纯形式语法意义下的操作。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远非一个语用学意义下的“实现”所能概括得了的。“小句中枢说”并不是黎氏早期“句本位”语法体系的再生。除了名称相似之外,两说的核心精神并无共同之处。“小句中枢说”是在充分吸收“词组本位说”合理内容基础上,在提炼和升华最近二十年汉语语法研究新成果的前提下,又一次的理论进步。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字号:

      面对这一现实,如果我们还依然执著于“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依然追求仅仅通过对词组的分析描写而把整个汉语语法事实罩起来,说清楚,在逻辑上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对“句子特有因素”视而不见,这样做的结果当然违反了“周全性”这一评价标准;另一个选择是,在理论上虽不承认那些语法事实在语法体系中的地位,但在分析实践中悄悄地把它们放进去,亦即“做而不述”。这一选择的必然结果是,我们的语法体系表面上看来比较简洁,实际上却更加复杂了。这无疑从根本上背离了词组本位说“求简”的初衷。本节将就“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两种语法学说在具体分析实践上对语法事实的解释能力有无差别进行对比讨论。评断的标准就是“周全性”和“简明性”。对比的结论是,在“词组本位”语法体系下归纳出的语法规则系统,不仅不够“周全”,而且也不够“简明”。如前文所述,全句功能范畴有类型扩大化的倾向。本文不拟全面评述那些意见。篇幅所限,这里仅以“疑问”功能范畴为例,举例性讨论相关问题。

      “词组本位说”虽然理论上认定词组的构造原则跟句子的构造原则是一套,句子没有独立的、语法学意义下的“特点”。然而在实践上,却又不可能对句子不同于词组的语法特点完全视而不见。理论目标与语法事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必然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一方面不承认句子特有的语法特点,另一方面对这些特点该怎么分析,也只能如实地那么分析。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无疑是一部全面体现其词组本位理论的重要而系统的语法著作。打开《语法讲义》,我们也确实看到,全书的主体部分就是对各类词组结构的分析。在作者看来,这其实也是对句子结构的分析。但是,朱先生也无法完全否定全句功能诱发的那些无法在词组结构的分析中涵盖的语法特点,也只好设立专章讲述这些特点,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该书第十五章“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内容。“疑问句”当然有自己的特点,词组并不一定就能拿来直接“实现”为疑问句,这中间一般要经由形式语法意义下的某些操作并造成属于疑问“句”的特点,这些特点当然应该专门分析。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种分析实践已经造成了理论体系的矛盾,已经离开了词组本位说有关句子与词组关系的基本论断。

      当然,汉语语法学界的普遍做法,也正是把疑问句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规则系统来处理的。在这一点上,是否采用词组本位语法体系主要在于是否存在理论表述和分析实践的矛盾,亦即是否存在理论体系严谨性的问题。不管是否采用词组本位说,多数学者都是把疑问句式当作汉语语法规则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分析和处理的,并以所谓的“疑问句式”为中心对其进行了精细的描述。比方说,疑问句式可分四类:“是非问句”(如“今天星期三吗?”)、“特指问句”(如“谁昨天上广州开会去了啊?”)、“选择问句”(如“咱们今天去还是明天去啊?”)和“正反问句”(如“你去不去啊?”)(注:朱德熙先生本人(1982b)把这里的“正反问句”叫“反复问句”, 并把它看作选择问句的一个特殊的类型。)。有的还在基本疑问句式外又分特殊疑问句式;疑问句式的大类下面还再分细类等等。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不管是否采信词组本位说一般都是这样做,但是如果采信词组本位说就只能这样做,因为这些“句式”大多数确实不能用词组直截了当地“实现”过来。

      为了大幅度简化语法规则系统,徐杰(2001)彻底抛弃了有关疑问句的这一传统分析方法。我们认为,“疑问句式”其实没有独立的语法地位。所谓的“疑问句式”的“语法特征”实际上是某些词汇项的些许词汇特征跟“针对疑问范畴的语法处理方式”以及其他有独立存在意义的语法规则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现象。剥离和肢解之后,我们可以把那些词汇特征归入语法系统之外的词库,同时让独立的语法规则跟“疑问范畴”和“疑问句式”脱钩而独立存在。核心语法中所保留的,跟疑问句直接有关的规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针对疑问范畴的语法处理方式”。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把所谓的“疑问句式”及相关语法规则一股脑儿地从形式语法系统中彻底删除,从而在相关方面简化这个规则系统,降低羡余度。

      汉语语法针对疑问范畴的处理有两种基本方式:“正反叠用”和“加用疑问语气词”。它遇到“疑问范畴”(记作[+疑问])时将促动相关语法机制从这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表三中的(A)或者(B)),但不能两种都用((C)不合语法)。可以两者都不用(如(D))。用与不用,用哪一种方式,取决于语用上的考虑, 跟形式语法无关。形式语法的惟一限制是,在进行上述处理时对句中是否包含来自词库的{+q}疑问标记敏感。如果发现这种标记,它就自动启动预先设定的“自毁”系统,不再进行任何的处理(所以(E)可以说,而(F)和(G)都不能说)。相关例句如下表。

      (表三)

      语法输入 针对“疑问”的语法处理方式

       语法输出

       (真正的“语法规则”) (规则作用的结果)

       加用疑问语气词

       正反叠用

      [+疑问]  你看这本书吗

        ------------

        A.你看这本书吗?

      你看这本书

        --------------

       你看不看这本书

       B.你看不看这本书?

       你看这本书吗

        你看不看这本书

       C.[*]你看不看这本书吗?

       --------------

       -----------D.你看这本书?

      [+疑问] --------------

       -----------E.你看什么?

      你看什么[{+q}] 你看什么吗 -----------F.[*]你看什么吗?

       --------------

       你看不看什么

        G.[*]你看不看什么?

      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简化语法的努力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充分承认各类疑问句式都同样包含一个跟词组无关的、凌驾于句式之上的非线性的全句功能范畴[+疑问]。更加重要的是,这个功能范畴并非仅仅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功能而抽象地存在,它还在语法形式上“兴风作浪”,诱发实实在在的语法操作(加“吗”和/或正反叠用),从而造就仅仅为句子形式所有而为词组形式所无的,实实在在的语法特点。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并非一致。词组用作句子有时并非简单的“实现”,并非语用学意义下的转化和运用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