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05)01-0082-07 一 研究诗文用韵,判断通押和合韵时,通押比例是一个最重要的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通押到何种程度算合韵?各家学者存在很大的分歧。朱晓农先生就此问题做过详细讨论[1]p10-20。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陆志韦先生就开始使用几率相逢数来研究《广韵》的声母[2],自此数理统计法逐渐开始应用于音韵学研究,白一平先生使用卡方检验法考察了诗经幽部字*u,*iw两韵的合用问题[3],朱晓农先生使用t检验法讨论北宋中原地区词人的用韵[1],麦耘先生在朱晓农先生公式的基础上编制了电脑软件,检验分析了隋代的诗韵材料[4]。 1.1 判断合韵与否的主要依据是通押比例,根据比例来判断通押是一种随机现象,还是一种经常的行为。为了判断随机通押与经常通押的区别,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这样的数学模型:假设有A、B两韵字,A、B两韵随机通押概率相当于从所有韵字中随机取两个字,恰好一个是A韵字、一个是B韵字的概率(记作1)。然后我们将韵段中A、B两韵实际通押次数与全部韵段的比率(记作R)计算出来,将R和I做一比较。如果R超过I较多,可以说两韵的通押是经常的;如果R比I小很多,那么两韵的通押是随机的;如果R和I差不多,则使用假设检验法来帮助我们判断。 在数理统计法使用以前,一般讨论通押比例皆以韵段为单位,只计算R的值,到百分比为止。韵段的单位过于粗疏,例如同是臻梗通押的两个韵段:王观《高阳台·红人桃腮》(一262):分臻孙臻闻臻人臻轮臻云臻名梗春臻(注:韵例说明:首列作者姓名,书名号内是词牌及首句,首句超过4字的只取前4字以节省篇幅,括号内大写数字是卷号,B表示补辑,阿拉伯数字为页码。版本用中华书局1980年《全宋词》繁体竖排本。)。杜安世《玉阑干·珠帘怕卷》(一172):景梗尽臻径梗信臻定梗趁臻。他们所表达的臻、梗合用的关系是不同的,后者更能反映出两摄的密切关系。如果以韵段为计量单位,他们都算1次,抹杀了后者所反映的意义。白一平先生用马尔柯夫链作为计算押韵的基本单位,朱晓农先生称之为“韵次”,初步解决了区分韵段中韵字多寡不同、位置各异的问题[1]p7-10。 但是,这种方法只计算相邻韵脚押韵,而把非相邻韵脚之间的关系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不能反映三韵以上同用的关系。例如,刘辰翁《清平乐·深红半面》(五3195)叶:唇英承。是二个谆庚蒸三韵同用的韵段(举平赅上去),韵次有两个:唇英(谆庚同用)、英承(庚蒸同用),而谆蒸同用没有体现出来,割裂了不相邻的韵脚“唇”和“承”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定义一个新的计算单位:韵段中每两个韵字两两组合称作为1韵组。用公式表示就是:
公式①计算两个韵部j、k之间关系的辙离合指数,公式②③计算两个韵a、b之间关系的韵离合指数。公式①除号以前的数值代表j、k韵部实际相押的比率,后面括号内的数值代表理论上随机相押的比率。这个随机相押的比率是通过排列组合原理得出来的,有个形象的比方,就是从总数为Z的球袋中摸球,第一个摸出是标签是j的球的概率为Zj/Z,第2个摸出标签是k的球的概率则是Zk/Z-1。这样两个球恰好前j后k的概率就是两者的乘积,同理再加上两个球前k后j的概率,就构成了i、k两辙随机相押的总概率。公式②③朱晓农先生未多加解释,但似乎和公式①略有不同,被除数仅是a、b两韵的总字次和总韵次,而把同一个韵段中a、b韵和其他韵组成的韵次置之不理,无形中可能放大了概率,不符合排列组合的精神。两个公式既然是从同一个原理推导而来,应该算法相同较为恰当。因此我们将韵离合指数的公式修改为:
这样,公式④和公式①的原理保持一致(因为韵组是组合而来的,这里我们也用组合,不用排列,所以不乘于2)。将所有含有a韵韵字或b韵韵字的韵段作为样本,Y指样本的总韵组,Z指样本的总字次。当I(ab)<50时,认为ab两韵应分开,当I(ab)>=90时,认为ab两韵应合并,当50<=I(ab)<90时,需要进行假设检验(注:I(ab)的两端是50和90,为什么是这两个数字,朱晓农先生没有详细讨论,看来是一个经验值。)。 1.3 使用假设检验的前提是首先要保证样本有足够的数量,宋词用韵样本数(韵段数)大多在几百以上,多的甚至达到上千,符合这一要求。有些学者在某个词人总的词作才几十首、全部韵段不过百多个的情况下使用数理统计法,其结论不能不让人感到怀疑。虽然t检验是适用于小样本分析的方法,但是对样本的数量仍有一定的要求,当原始数据量较小时,结果的可靠性就很差。麦韵先生特意强调,对于字次小于10的韵,即使它与别韵的离合指数在50到90之间,也不再进行t假设检验;两韵互押不到5次的,也不做检验[4]p115,这种做法是比较科学的。 其次,样本的分组影响数据的分布。诗文用韵研究中的样本是韵段中通押韵组与该韵段全部韵组的比率。比方说我们考察宋词韵里面侵韵跟真韵的关系,首先把含有侵韵或真韵的韵段搜集一起作为样本,一共有1930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侵真合用的韵段,有211个,如苏轼《江城子·腻红匀脸》(一329):唇谆新真春谆颦真人真阴侵深侵心侵今侵,这个韵段中侵真合用韵组12个,全部韵组36个,那么比率就是0.3333;另一类是非侵真合用韵段,有1719个,如柳永《甘草子·秋尽》(一15):尽真粉信真紧真嫩顿恨,晏殊《浣溪沙·三月和风》(一88):林侵金侵阴侵心侵深侵。这类韵段侵真合用韵组为零,因此比率都是零。如果我们直接以每个韵段的比率作为样本,那么大部分样本都是零,这样的样本呈偏态分布。偏态分布可以利用box-cox公式模型化为正态分布,但是无疑影响统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