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末语气助词“也”的意义及其流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孟子敏 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文艺·言语研究科言语学专攻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把句子分为非交流句和交流句两类,重新划分了句子的语气,把传统的陈述、祈使、感叹语气三合为一,把疑问语气一分为二,将语气分为传事语气、传问语气和传疑语气三种。重新评价了语气助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认为语气助词不是用来表达语气的,而是用来强化语气的。基于这一认识,文章认为近代汉语中的句末语气助词“也”是用来强化语气的,并从汉语史和汉语方言角度出发,考察了语气助词“也”的流变。结论为,今天北京话的“啊、呀”是“也”的直接后裔。最后,利用层次语言学的方法,提出并分析了“也”的两个音韵层次。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8 期

字号:

      一 语气与语气助词

      1.1 语气

      在交际中,说话一方说出的话,除了词语的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外,还要向听话一方传达自己的主观态度。表达这种主观态度的,就是语气。比如,说“你去哪儿”,传达的是问的语气;说“我去北京”,传达的是申述的语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脑对语气的感知是非常敏锐的。我们曾经就疑问和祈使语气的脑内认知做过脑波实验,结果表明,人脑在认知疑问和祈使语气时,出现的脑波波形明显不同(孟子敏2003)。通常所说的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功能,表现的也就是语气。

      太田辰夫(1958)在谈到句子的功能时说:“任何语言都是期待听话一方来理解的,这是贯穿在所有语言活动中的事实。基于这一点,就不用特意说成是对听话一方的一种期待、当然更不用说成是一种要求了。处于这个阶段的句子称为‘无要求句’。但一旦进入积极能动的状态,对听话一方就有所期待、有所要求了。这种状态下的句子称为‘有要求句’。对于无要求句,听话一方只要静静地听着就行了;对于有要求句,听话一方就不能采取简单被动的态度。”他进一步将有要求句分为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三种。(注:太田辰夫分析说,有要求句原则上就是单独的一句话,无要求句则往往是一段话。这种差异反映在句子的构成上,无要求句由复句构成,而有要求句中就很少有复句。)

      无要求句是你说你的、我听我的,至于听话人是不是在听,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广播里、电视上的新闻、报告等里面的句子多数就属于无要求句一类。播音员、报告人对听话人无期待、无要求,听话人也没有必要做出反应。如果听话人强行要与报告人交际,就得打断报告人的讲话,那就是一种无礼了。与此相反,有要求句是我说、你必须听而且必须做出反应。如果听话人强行不做出反应,那也是一种无礼。

      无要求句、有要求句和交际之间的关系,太田辰夫没有讨论。本文所说的语气,是在交际语境中出现的。所以,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这就是:非交流句、交流句。

      1.2 非交流句、交流句

      不是在面对面交际中使用的句子,就是非交流句,比如新闻、报告、天气预报(注:现在,广播电视中播报天气预报时,有的播音员也会穿插一些交际会话的成分在内。)等中的句子。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使用的句子,就是交流句。非交流句和交流句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a.语气:非交流句不带语气,交流句是带语气的。

      b.语气助词:非交流句不用语气助词,交流句可以使用语气助词。比如朱镕基的五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64次“了”,其中只有一例是句末语气助词“了”。

      c.非交流句没有固定的说话人,可以是你说、我说、他说(实际上是念),交流句具有固定的说话人,比如儿子不能说父亲“这家伙发了”。所以交流句就带上了个人身份特征。

      d.非交流句没有明确的听话人,可以是你听、我听、他听、大家听。交流句具有明确的听话人,当这个人被作为听话人时,就必须对说话人做出反应,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礼貌;同样,如果说话人说的话没有明确的听话人时,也会受到听话人的质疑,比如“你跟谁说话呢”、“你问我呢”等等。

      e.非交流句往往组成一段话,交流句则往往只是一句话。太田辰夫(1958)在分析有要求句和无要求句时也指出过这一点。一个人在交际中,如果总是使用一段段的话,就会让人反感,被看成是喋喋不休。演讲的文稿、报告,都属于非交流句,但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报告人,在演讲、报告(宣读非交流句)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插进一些交流句,以吸引、打动听话人。(注:笔者听过的朱镕基的现场报告和报告录音,风格就是这样。)

      1.3 语气的分类

      交流句中出现的语气,传统的分法是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陈述、祈使、感叹实际上都是在向听话人传达事件、事项。疑问句“他是谁?”、“他是北京人?”虽说都表示疑问,但反映出的说话人间话时的知识背景并不相同。说“他是谁?”时,说话人对“他”什么都不知道;说“他是北京人?”时,说话人对“他”有所知,但不敢确定。本文把交流句的语气分为传事、传问、传疑三类。

      1.3.1 传事语气

      向听话人传达事件、事项以使知。事件、事项必须是存在的(我们借用了史有为2002的概念)。事件是在此前发生的,事项是此时或此后发生的,但对说话者来说,它也已经处于已知的状态。例如:

      (1)他去北京。

      (2)你快走。

      (3)多漂亮的眼睛!

      1.3.2 传问语气

      说话人对所问内容一无所知,向听话人提出问题以求知。听话人必须针对说话人所问内容来回答。一个不知道书为何物的人指着一本书问“这是什么”时,就可以回答“这是书”;一个读书人指着一本书问“这是什么”,就不能回答这是书,但可以回答“这是最近流行的一本新书”等,例如:

      (4)他是谁?

      (5)说话人:这是什么?(没见过光盘的人指着书架上的一个光盘问)

      听话人:这是光盘。

      1.3.3 传疑语气

      说话人对所问内容已有所知,但不能确定,提出疑问以求证。例如:

      (6)你是北京人?

      (7)他来不来?

      例(4)-(7)都没出现语气助词,但也一样能传达语气。那么,语气助词与语气表达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下文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