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5)01-0042-05 1 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 & Johnson的The 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它提出“源 域”、“目的域”、“恒定性”和“映射”等概念。这些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大家讨论隐 喻性语言现象和其他概念现象时所共同使用的术语。在这个框架里所作出的一些发现和 这个框架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其他的研究领域之中,这些领域既包 括语言学领域,也包括语言学之外的其他领域。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被认为是把一个概念域(源域)的结构直接传送到另一 个概念域(目的域)(Lakoff & Johnson 1980,Johnson 1987,Turner 1987,Lakoff & Turner 1989,Sweetser 1990,Turner 1991)。在此,“概念域”指的是一个巨大的知识 结构,比如我们关于“旅程”、“做梦”或“教育”等概念所具有的知识。概念域在普 遍性的一个高级层次上具有一个实体和关系的基本结构。比如,“旅程”的概念域具有 旅行者、道路、起始点、终点等角色。一个概念隐喻由一个概念域(源域)到另一个概念 域(目的域)的基本结构的(部分的)映射构成。 隐喻里的恒定性原则在Turner(1987:143-148),Lakoff & Turner(1989:82), Lakoff(1989),Turner(1991:172-182),Lakoff(1993)和Turner(1996b)中曾经得到过 不同程度的讨论。恒定性原则提出,在隐喻里,我们试图把(具有推理的)意象图式结构 从源域投射到目的域,而避免在目的域中创造一个意象图式冲突。如果最初的目标域正 好是不确定的,那么通过投射把新的意象图式结构引入到目的域也就并不违反恒定性原 则。通过隐喻的方式断言目的域的意象图式结构将变得无效并不违反限制,因为被改变 的目的域并不包含冲突。 这种“两域”模型是高度规约的,并且它对于认知研究中的许多论题来说也都是有用 和有效的,比如寻找正在使用的规约概念隐喻等。 2 概念整合理论 在Fauconnier & Turner(1994)里,作者主张这种概念隐喻理论的两域模型实质上是一 个更大和更普遍的概念投射的一部分。他们把这个新的模型称为“多空间”模型。 Fauconnier & Turner的这个多空间模型就是他们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的模型。这个理 论在Fauconnier & Turner(1998)和Coulson(2001)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它是一个探索 人类信息一体化,即整合的理论框架。它涉及到在一个“心理空间”的网络里把动态的 心理模型结合起来的一组操作(Fauconnier 1994),或者说是把说话者的指称表征进行 分割。Fauconnier & Turner(1998)主张在类推、隐喻、虚拟、概念结合,甚至在语汇 结构的理解等意义的创造性建构中,有一小组局部地合成的过程在起作用。整合过程主 要是依赖投射、映射和动态的模拟来形成凸现结构,以及促进新颖概念化的形成。这些 新颖的概念化涉及到推理、情感反应和修辞功能的产生等因素。 心理空间理论 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 1994)。心理空间是一个 认知语义学概念,它把意义定位于说话者的心理表征中,并且把语言结构解释为促使说 话者在指称结构里建立成分的线索。心理空间的各个成分只是把世界中的物体仅仅间接 地指称为说话者心理表征的物体,而不管该物体的真实与否。心理空间理论最初是用来 回答关于间接指称和指称的非透明性问题的,并且在描述各种各样的语义现象和语用现 象时已经被证明是有行之有效的(Fauconnier 1997,Fauconnier & Sweetser 1996)。 心理空间包括实体和任何被说话者感知,想象,记起或理解的场景的部分表征。组成 成分代表的是每一个话语实体,简单框架代表的是存在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因为能 够以多种方式来分析相同的场景,所以心理空间经常被用来分割在指称表征里的各个成 分的即将被引入的信息。比如说,“我在5岁的时候,去过北京”这句话就会促使读者 建构两个心理空间,一个是“我”说话时的言语空间,一个是5岁时的事件空间。这个 言语空间里的“我”和这个事件空间之间的对应通过两者之间的等同连接词表征。把信 息分割到两个空间,就允许读者理解在“我”5岁的时候我到过北京,而现在却没有必 要,事实上也没有在那儿。心理空间的优点在于,它们允许听话者在指称的层次上把信 息分割进与场景的不同方面相关联的概念里。 尽管不同的空间能够包含关于相同成分的不同信息,但每一个单独空间都应该包含一 个在逻辑连贯上的表征。因为在一个空间里的成分经常在其它的空间具有对等物,心理 空间理论的一个组成成分就涉及到在不同空间里的成分和关系之间建立映射。并且这些 映射能够基于许多不同种类的关系,包括等同、相似性、类推和基于换喻、提喻和表征 之上的语用功能。比如在句子“我在5岁的时候,去过北京”里,就在5岁的“我”和说 这句话时的“我”之间存在着一个等同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