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5)02-0001-04 1.框架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了研究语言知识与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Fillmore于1975年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 他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any system of linguistic choice)。他在1982年出版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一书中, 更加系统地提出了框架理论,把框架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 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stereotype)”, 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间的一个接面(interface)”(Fillmore.1982;Fillmore & Atkins,1992,2000)。 Fillmore认为,框架起码应该符合两点要求:1)能体现情景或事物状态的特征;2)原 则上独立于语言表达(verbalization),如由买方、卖方、商品和付款等一系列事件构 成的购物框架。Fillmore还认为,在同一个框架中,要对任何一个概念的意义进行阐释 ,势必要涉及这个框架内其他相关的概念。在不同的框架之间,可能存在多种联系方式 ,其中主要有等级关系(hierarchy)和次框架关系(sub-frame relation)两种。等级关 系包括与概念本身的等级组织相对应的现象和通过遗传产生的现象,如商业活动是一种 状态的变化(change of state),出租公寓是一种具体的商业活动。次框架关系指的是 框架之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商业活动可以包含商品转移和货币转移两种行为。 Fillmore把框架理论看作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认知理论,因此高度重视 词项(lexeme),尤其是动词在语言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动词与整个情景相关,可以 使同一个框架的某些方面显得突出或者背景化。例如,buy,sell,pay,cost,spend, charge等动词构成同一个语义场,共同激活同一个购物框架。要了解这些动词的意义, 就必须了解购物活动的整体框架。那些被背景化的、没有通过语言表达的内容是交际双 方心领神会的成分。Fillmore认为,对一个动词的描写应该包括这个动词所能激活的框 架和框架成分在语法中的体现形式(即采用了什么词格,这个成分是否属于必备成分)。 词项可以激活具体程度不同的框架,如动词auction和dump所激活的略有差异的购物活 动,名词tip,ransom,allowance,bounty,tuition,retainer,salary,reward,alimony, rent所激活的略有差异的付款方式。这种做法得到了其他认知语言学家的支持。如 Petruck(1996)认为,每个单词均表征一个经验范畴。词语能激活一整套相关的经验。 以mother这个词为例,它能激活“温暖、爱、关心和家庭”的框架。又如buy这个词能 激活“买方、卖方、商品和付款”的购物框架。 Fillmore的框架理论在许多方面与Rumelhart1975年提出的图式(schema)理论、Minsky 1975年提出的“欠缺框架”(frames with defaults)理论以及Schank和Abelson1977年 提出的“脚本”(script)理论是相似的。如Schank和Abelson就曾明确指出,框架是一 种“包含事件序列的知识结构”,框架理论是“脚本理论的前身”。这就是说,在他们 看来,脚本与框架有相似之处,脚本理论与框架理论之间有着渊源关系。 2.框架与框定 Fillmore等认知语言学家们不仅研究人类通过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概念框架,而且 还研究人类如何根据人际关系、交际意图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利用这些框架对人和事 物进行概念上的“框定”(framing)。所谓框定,就是把某人某事看作是一个框架中的 成分,并由此设定这个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Lakoff(2003)曾以revolt(造反)一 词为例。他指出,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一群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 们要推翻统治者,这个行为是正义的。如果在revolt这个词的前面加上voter(选民), 就可以产生这样的框架:选民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他们要造反,要推翻他们的统治 者,这个行为是正义的。他举的另一个例子是Arnold Schwarzenegger在接受共和党提 名竞选加州州长的讲话中的一句话:“When people win,politics as usual loses.” (人民胜利之时,政治将一如既往地失败。)从而把自己和共和党人框定为“人民”,把 民主党人框定为“政治”。谁代表正义,含义不言而喻。此外,小布什在其总统就职演 说中承诺tax relief(减税),这就意味着收税本身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affliction(痛 苦),主张增加税收就等于给老百姓增加痛苦,而减少税收就等于给他们减少痛苦,这 样就把自己框定为“为老百姓谋求利益的人”。 “框定”并不是政治家和其他权威人士所特有的行为,普通人也经常通过这种行为设 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例如,在现代中国的家庭中,越来越多的丈夫把妻子框定为和自 己享有同等地位的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