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家之言”和“百花齐放” 中国的语言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分分合合,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四大分支的基本格局 。这就是:1)汉语汉字研究。许多单位,建立有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2)语言理论与语 言应用研究。许多单位,建立有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点。3)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许 多单位,建立有相关的博士点,即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4)外国语言研究。许 多单位,建立有相关的博士点,如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 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 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等博士点。四大分支内部,又有诸多不同的领域。比如汉语 言文字研究,包括现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研究、方言研究、汉字研究等领域;现代汉 语研究,又包括现代汉语的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等领域。 综观中国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和各个领域,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创新性理论不多,原创性学说缺乏。这一状况的改变,需要通过大力强调和提 倡,催生“一家之言”。所谓“一家之言”,是指在某一学科中自成一家的学说。研究 问题,不管范围大小,只要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便可以认为是一家之言。小到一篇文 章,提出与别人有所不同的说法,富于新意,可算一家之言;大到总揽一个学科,另辟 蹊径,提出足以影响整体发展的关键性主张和理论,更为一家之言。从前者到后者,往 往是量之积累引发质之变化的过程。学科的发展,特别需要后者。这样的“一家之言” ,是学术发展的前导,是促成学科昌盛的基石。开始提出来的时候,往往是粗糙的,很 不成熟的,但是,无论如何,都应采取由衷欢迎的态度。 其二,学派意识不浓,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一状况的改变,需要通 过大力强调和提倡,促使“百花齐放”。所谓“百花齐放”,是指某一学科领域同时存 在多种一家之言,呈现共同繁荣的景象。学术领域,没有“武林至尊”;“一家之言” ,不应“惟我独尊”。任何一个学科领域,没有“一家之言”固然表明其处于低谷状态 ,如果仅有一种居于垄断地位的“一家之言”,也表明其远离成熟。 如果说,形成“一家之言”是一种学术企求,那么,能够容忍“百花齐放”便是一种 学术度量。一个学科领域,应该是一个百花园;百花中,任何色样的花,都是一个品种 ,都应受到尊重。我国语言学界,其实情况并不单一。以理论创新问题来讲,大体有两 条途径。引进国外理论,通过同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相结合的考察验证,从而有所创新 ,这是一条重要途径;关注国外语言学理论及其影响,强调更多地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 言本身特点进行发掘,从而有所创新,这是另一条重要途径。两条途径代表两个倾向, 二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所谓“理论创新”,更准确地说,应该添加中心 语“思考”,说成“理论创新的思考”。因为,就事实而论,我们基本上只是停留在“ 思考”的阶段。正因如此,学者间相互尊重,不同学说群体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十分重 要。钱冠连(2004):“所谓学术的繁荣,就是学派、流派之间竞争的果实。”“学者承 认自己的局限性才可能有流派。……宽容、尊重异己,是产生学派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性 心态。最能考验学者是否具有大家气质的,是如何面对相反的学术主张。”这话极富哲 理。 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一家之言和百花齐放的互补,不仅是企求和度量的互补,而且 还是思路和方针的互补。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他指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一文中,他指出:“现在,我们提倡解放思想,重 申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就是创造条件调动全民的积 极性,使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皆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当前,在学科建设中,“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是一个可行的思路。基本做法是:选 择某“一家”作为“当先”之“一马”,以点带面,促进学术事业的整体繁荣。事实表 明,通过重点培养“当先之马”,创造条件使之在“万马”前头领跑,大有好处。2004 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评估,笔者去过语言文字研 究方面的四个基地。总体感觉是:实际成绩,比原来的印象和预想的情况要好得多。然 而,如果作长期的考虑,在实施这一有效思路的同时,什么时候都还需要反复强调“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脱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可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能否带动“万马奔腾”,决定于“一马”能否真 正“当先”。“一马”选不准,反而导致挡路的后果。其次,即使“一马”能“当先” ,一个学科领域是否只能有一群马?换句话说,一个学科领域是否只能出现一个模式、 一种状态、一种风格的一群马,而不容许出现不同模式、不同状态、不同风格的几群马 ?再次,“当先”的“一马”,如果老化了,疲软了,怎么办?动物界,猴王、狮王等等 的更迭,全凭实力,胜者为王,绝对“公平、公开、公正”。然而,人类社会,情况复 杂得多。为了保证有效地替换掉已经落伍的“一马”,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 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所反映的竞争规律。 二 “现代意识”和“朴学精神” 换一个角度来讨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又需要“现代意识”和“朴学精神”的互补 。 所谓“现代意识”,也就是“与时俱进”的意识,包括了解世界现状,适应当今需求 ,关注未来发展,体现时代性和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跟循现代意识 的导引,中国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总体上将出现三大线路:其一,在同国外理论的关 系上,将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双向接轨”的趋势。一方面,继续引进国外语言学理论, 不断扩大视野,拓展思路,看清国际语言学发展的走向;另一方面,深化对汉语和少数 民族语言的事实发掘,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与方法,力求逐步形成反映自己风格和 成就的学术流派,从而逐步实现跟国外理论的“平等对话”。其二,在同自然科学的关 系上,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将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 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总体走向。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是必 然的趋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学科更新,改变传统研究的纯人文状况 ,促进汉语研究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同信息处理的联姻,使之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研 究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其三,在研究成果的深度上,中国语言学的各个分支 和各个领域,都将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开展比以往更有理论意义和实 用价值的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