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3;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2005)01-0029-8 1.问题的提出 语言与认知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丰富,人类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内容,而在语言系统中一般没有现存的方式表达这些新内容。那么,怎样弥补概念系统与表达系统的空缺呢?这既是一个认知问题,也是一个语言问题。在此情况下,通常会有以下5种选择(Heine,et al.1991:27):1)发明新的标记符号;2)从其他语言或方言中借鉴;3)创造类似拟声词的象征性表达式;4)从现有词汇和语法形式中构成或衍生新的表达式;5)扩展原有表达形式的用途来表达新的概念,如通过类比、转喻、隐喻等。Heine等同时指出,1)和3)几乎不用,而一般采用2)、4)和5),依赖已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来表达新的概念。如现在各种汽车展销会,都邀请一些靓丽的青年女子作为形象代言人和促销手段,于是,一个新的名词“车模”产生了。各种媒体为了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故意打破语言规则,出现了诸如“非常+名词”结构,如“非常新加坡”、“非常职业”等。“车模”中的“车”,“非常+名词”中的名词已经丧失名词的许多特征。我们把这种丧失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称为“非范畴化”。 2.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2.1 非范畴化的含义 在本研究中,非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另一方面涉及认识方法。在语言研究层面,我们将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这些成员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例如: (1)a.He gave out all his money to charity affairs. b.Having given out all his money to charity affairs,he left little to his offsprings. c.Given that you can submit the report in time,it might be still difficult for you to get the bid. d.Having given (that) you can submit the report in time,it might be still difficult for you to get the bid. 在(1a)中,give具有时态、体态、人称与数等动词具有的典型特征。在(1b)中,give的分词形式可以带自己的论元和状语,可以有时态和体的变化,同时要求省略的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等,但不再受人称与数的限制了。也就是说,give还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但也丧失了部分特征,即只是部分的非范畴化了,故称之为非谓语动词。而在(1c)中,give作为动词的全部特征都丧失了,至此,它由动词转换成了形容词,其功能和范畴的转换由此完成了。当它完成功能和范畴转换后,(1d)不可接受就容易理解了。 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非常新加坡”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描述性意义,在语言使用层面承担形容词的功能。在方法论层面,它是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思想内容,该过程凸显了原有概念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在认知操作层面,它是用转喻的方式扩展名词原有的意义,以范畴隐喻实现范畴身份的改变。再如: (2)这个地方很乡村。 “乡村”的句法功能相当于形容词,这只是思想内容的外化形式。但说/写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落后”或“朴素”或“安静”或“偏僻”或“愚昧”等形容词呢?其实,理据已经很明显了:这里任何一个形容词都无法表达“乡村”在(2)中那么丰富的意义。也就是说,概念内容与语言表达式之间产生了不对称。于是,说/写者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给“乡村”临时附加了更多的含义。其内在认知操作方式是转喻。因为,以上意义都属于“乡村”这个概念领域,在转喻的作用下,可以随时被激活而添加到话语中。 非范畴化与范畴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说范畴化是从个别到一般,那么,非范畴化则是从一般到个别。既然范畴化是一个过程,就应该有起点、中间状态和终点。更重要的是,范畴化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只有这样才符合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用下图表示范畴化的完整过程:
箭头上方的“范畴化”是总称,下面的几个阶段是范畴化的过程,即实体从无范畴状态到有范畴状态,然后又失去原范畴的某些特征,开始非范畴化的过程,经多次、反复使用之后,实体从一种中间状态逐渐过渡成为一种具有稳定范畴身份的实体,完成重新范畴化过程。箭头的虚线部分表示范畴化是一个由这样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循环往复过程,还可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非范畴化。这既是认识过程的一种表现,也是语言发生变化的动因之一。非范畴化的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实现新的突破,建立新的关系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