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2005)01-0037-7 一、语言的体验性 1.概述 很多语言学著作和教材都谈到了语言的性质,如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系统性、全民性、民族性、任意性、生成性、超时空性、心智性等。不同的语言学派往往强调语言的不同性质,如结构主义语言学更强调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任意性;社会语言学更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更强调语言的心智性和生成性;而认知语言学则更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和认知性。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归根结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语言符号也是这样,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进展程序,在很多情况下是有理可据的。认知语言学就是要解释语言符号背后的象似性认知机制。 其实,这一思想早就体现在Herder 1772年的名著《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Herder从人类的体验和认知角度阐述了语言的起源问题,他(1999:64)说:“有100,000条根据,证明语言源出于人类心灵,证明语言是通过人的感官和知觉形成的!有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所有的民族、国度和环境里,语言都萌芽于理性之中并随着理性的成长而成熟起来!谁能对世界各民族的这一普遍的心声充耳不闻?!”他(1999:iv,vi,65)还说:“语言并非先验之物,而是感性活动的产物,所以,语言起源问题只能用经验的、归纳的方法来解答”;“一切观念都只能通过感觉形成,不可能存在任何独立并先存于感觉的观念。语言是理性的映像。” Herder在此强调了语言体验性(通过感官和知觉形成)的同时,还强调了认知的作用。他所用的一个基本概念是Besonnenheit,姚小平(1999:v)将其译为“悟性”,也可称为“理性”、“知性”、“智能”、“意识”,这是一种先定的认知倾向,是发明语言的先决条件。当今的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这位大学者二百多年前提出的观点基本一致。 语言的体验观也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吻合,承认存在决定意识、意义。 恩格斯于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全部知识是以我们的感官所给予我们的报告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1965:343) 列宁(1988:34,39)于1908年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存在的形式”;“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 Malinowski于1935年也明确表述过这种观点,他说(参见Halliday & Hasan 1985:7):“所有词汇的所有意义最终是来自身体经验(Ultimately all the meaning Of all words iS derived from bodily experience.)。” 第二代认知科学(王寅2002a)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为人类在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过程中才逐步形成思维和理性,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同时人类还具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可形成无限丰富的思想概念和语言表达。Lakoff和Johnson(1999)将体验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心智的体验性(参见王寅:2002b)。他们(2002:249,245)后来又反复强调了这一原则:“从最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心智是体验的,意义是体验的,思维是体验的,这是体验哲学的核心。” 2.身体——空间基础论 说到“体验”,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用什么体验,首先体验什么?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问题。 我们用什么体验?当然用我们的身体。我们首先体验什么?首先体验的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这两者便是人类概念和语言之始源。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沿着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身体和空间首当其冲,它们是我们形成若干其他概念(包括抽象概念)的主要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1 身体体验 关于身体体验,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 (1)人类的主体性 人类作为认知和语言形成的主体,在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自然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人类的主体性与心理学家所说的“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Anthropocentricism,又叫“自我中心论”:Egocentricity)也有共通之处。人类在对时空的感知和语言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参见Clark 1973),人们将自我(ego)置于宇宙的中心,然后以此为参照,形成视角(perspective),确定“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近远、中心与边缘”等概念(Miller & Johnson Laird 1976:395)。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也是将他自己置于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