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名的复音化进程

作 者:
严军 

作者简介:
严军(1954-),女,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杭州 310036)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中古以前汉语一般词汇是以单音词为主的词汇系统,汉语一般词汇的复音化要到中古以后才形成趋势,直到近现代才完成复音化的过程。但是,古代地名语词的复音化却远远早于一般词汇,从春秋战国发轫的地名复音化趋向,只经过短短数百年,到两汉就已完成复音化的进程,其中原因是由地名词内在发展的规律造成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4)06-0115-04

      古代地名的语音形式,是就地名的声音物质表象而言的,每一地名均以音位、音节为材料构成,也即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它与地名的意义(所指义)结合,成为地名语词的物质形式,也即词的基本形式。

      古代地名的语音形式与一般词语不同的特点是,上古西周前它的大部分词的音流是单音节的,春秋战国后则大部分词是双音节与三音节的。四音节以上的相对稀少,五音节以上的多见于音译地名,行政官署地名以及城市中街巷里弄等小地名。

      众所周知,中古以前汉语一般词汇是以单音节词占压倒优势的,中古以后新出现的词才多采取双音节形式,到了近代,汉语词汇急遽扩张,双音词日益增多,现代汉语中双音词数量大大超过单音词,而在词的语音形式中占主体地位。

      但是地名语词却呈现出与汉语一般词汇发展的不同面貌,以下分阶段叙述之。

      西周以前的地名,以单音节占绝对优势,由于汉语通名系统还未发展、完善,仅处于萌芽状态,绝大多数的地名由单音词承当。

      笔者对甲骨文地名进行调查,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为统计样本,共得840个地名用字,在作为地名词运用时,绝大多数为单音词,少数为双音词(甲骨刻辞共有4000多字形,已考定的有1000多个,其中三分之二的字与地名有关)。也有个别三音词地名,如天邑商。

      单音词地名属于地理环境系统的:陆地有山、丘、阜、石、京、麓、谷等;水域有泉、河、水、川、滴、洹、澎、洛、汝、洧、、演、洱等;地物如囿、圂、宋、家、宫、室、向、宕、仓、毫等。

      属于聚落系统有屯、邑、户、鄙、郭、对等,属于行政区划系统的有国、商等。

      甲骨文中的双音地名词有东洹、商洮、河南、东单、西鄙、旁方、黄林、文邑、文室、西寝、彻京、血室等。

      笔者另取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作样本,统计得商代地名141处,其中单音地名词106个,双音地名词27个,三音地名词8个,可见商代单音地名词占绝对优势。

      西周时期,地名单音词仍占优势,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统计的数据为,总数255个,其中单音词194个,双音词48个,三音词13个,其分布比例与商代差不多。

      但这种情况到春秋战国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双音地名词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共收录春秋地名937个,其中双音地名词542个,单音地名词347个,三音地名词45个。该地图集收录的战国地名词969个,其中单音地名184个,双音地名642个,三音地名137个。从单音地名词所占比例看,春秋为37%,战国为18.9%。双音地名词占地名词总数的比例上升至春秋57.8%,战国66%。

      管燮初《左传句法研究》一书对《左传》单音词、多音词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共得155192词次,单音词135441词次,占87.3%,多音词19751次,占12.7%;多音词中地名、人名、事物名等专名13140次,占66.5%。可见汉语的多音化、双音化趋势在地名等专名词中,发展比一般词语要快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三音地名的发展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上统计,三音地名春秋占总数8.3%,战国则占总数14%。春秋战国的三音地名,大多均由专名加通名的形式构成,如芝罘山、朱方县、五妇衢、具区泽、玄扈水、函谷关、郑国渠、解梁城、敷浅原、於余丘、逢忌薮、昌平乡、若耶溪、湖灌水、鹿蹄山、琅琊台、鸿上塞、穆陵关等等。也有部分方位结构族名,如下曲阳、东不羹、丽土翟、翳徒戎、南行唐、余无戎、咎如、陆浑戎、甬句东等。此外春秋战国时双音地名中没有通名的地名专名,如呜条、攒茅、计斤、泾阳、上阳、上洛、孤竹、空桐、棘蒲、无娄、临淄、长子、承匡、豫章、御儿、生窦、柏举、周首、介根等,亦可视为省略通名的三字地名。

      笔者统计的地名词如下:

      从表中可见,春秋多音词地名占总数63%,单音地名37%;战国则多音地名为81.2%,单音地名为18.9%。

      秦汉之前,汉语一般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秦汉之后,汉语一般词汇中双音合成词增多,但在地名而言,这个过程被大大提早了。春秋战国时代孳生的新地名,绝大多数是双音节与三音节。多音节形式在地名上占据主体地位。到了秦代,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作抽样本,单音地名为58个,双音地名642个,三音地名67个,分别占总数为9.76%、78.3%、11.27%。而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对西汉、东汉地名调查结果,单音词地名仅占0.2%左右(见后附统计表)。西汉单音地名6个,东汉为5个。双音地名西汉为1977个,占78.14%;东汉为1702个,占75.75%。三音地名两汉均为510个,分别占总数20.16%、22.70%。四音词地名西汉为32个,占1.26%;东汉为23个,占1.023%。还出现了五音词地名,西汉为5个,东汉为7个,但与单音词地名一样显得数量稀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此,可见汉语地名多音化的过程在两汉就已彻底完成,双音词地名、三音词地名在地名词的语音形式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占总数98%以上的地名为双音词与三音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