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邵敬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汉语语法学史稿》、《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现代汉语通论》、《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汉语语言学评论集》、《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等三十余部; 暨南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罗晓英,女,讲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发表语言学论文多篇。 暨南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汉语学习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汉语功能语法流派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功能语法之所以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并且指出它在分析汉语语法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365(2004)05-0001-09

      国际语言学界通常认为,功能主义是对立于形式主义的一种学术思潮,其思想来源于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论”,他们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注重语言形式的信息传递功能,联系社会使用环境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与形式主义相比,它没有一个公认的代表人物,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但是这一学派的语言学家在一些基本观点上比较一致。功能主义致力于澄清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最终还要解释语言功能是如何决定语言结构的。就其含义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以自然语言的功能观为基础,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这类语法理论通常区分语言的三种功能:语义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英国的Halliady、荷兰的Simon Dik和美国的Susumu Kuno的功能语法都属这一类。另一类功能语法以语言成分在结构中的功能关系为基础,研究它们在话语中的作用,关系语法和词汇—功能语法基本上属于这一类。第三类则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功能进行解释,并且有单独发展为认知语法的趋势。

      一、外语学界和汉语学界的功能语法研究特色

      汉语的功能语法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Li & Thompson,但那主要还是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初期,汉语语法学界就开始有少数学者运用这一理论来进行话语分析和篇章分析,代表性人物是廖秋忠和陈平。至于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的理论,则更晚了,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主要是胡壮麟等一批外语学界的学者。

      这一理论的基本出发点认为:句法不是一个独立体,而是与语义、语用息息相关的,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及其表现,这就是交际功能语法。有的功能主义还认为:语法不是自足的,还要在语言之外去寻求解释,这就形成了功能语法内部的一个新流派——认知功能语法。客观地说,在国内影响最大的是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认知功能语法。在中国,功能语法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相关的学界:外语学界和汉语学界。

      1.1外语学界。他们主要着重于功能语法理论的引进、介绍和评述,并且有意识地结合汉语语法的某些现象进行探讨。正如黄国文在《系统功能语法40年回顾与展望》中所指出的,中国的系统功能语法,最早介绍的是方立、胡壮麟(1977),以及王宗炎(1980)。研究的主将是胡壮麟、徐盛桓、朱永生、张德禄、杨信彰、黄国文、束定芳等。这二十年来,先后出版了不少专著或论文集。概论性质的主要有: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1989)、程琪龙《系统功能语法导论》(1994)。尤其是前者系统地介绍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的理论和方法,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有关语篇、文体等研究的有: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1988)、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张德禄《功能文体学》(1998)等。论文集方面,重要的有胡壮麟主编《语言系统和功能》(1990)、朱永生主编《语言·语篇·语境》(1993)、任绍曾主编《语言·系统·结构》(1995)、余渭深、李红、彭宣维主编《语言的功能——系统、语用和认知》(1998)、朱永生主编《弦歌集》(1998)、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2001)、朱永生主编《世纪之交论功能》(2002)等。有关研究的评述和回顾,主要有胡壮麟、方琰主编《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1997)。

      从1989年起,外语学界每两年就举办一次全国性的系统功能语法研讨会,并且出版论文集,1995年还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功能语法研究会,这对促进功能语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国际功能语法语言学第二十二届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更是有力地促进了这一研究的发展。外语界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1)理论研究;(2)语篇分析;(3)语域理论;(4)语法隐喻;(5)英汉对比。不足之处是结合汉语语法明显不够。

      1.2汉语语法学界。他们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理论上作出若干修正、补充或发展。20世纪80年代影响比较大的是陈平、廖秋忠等人。他们在《国外语言学》、《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的系列论文以及而后结集出版的论文集可以说是开拓了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新思路。

      《廖秋忠文集》(1992)是廖秋忠去世后,由刘坚、卫志强、詹志芳、徐赳赳编辑而成的论文集,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汉语为分析对象,重点是篇章结构研究,包括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表达、篇章中的“指同”、“连接”、“管界”以及“框—棂关系”等语言现象以及语言成分的顺序问题。可以说,这是运用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汉语篇章的开创性成果。

      陈平的《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1991)收入了作者的10篇论文。作者自序中说:“所选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讨论现代语言学中有代表性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另一类则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描写与解释汉语和英语中的一些语言事实,所涉领域主要是句法、语义和话语。”所谓“有关理论和方法”,就是指功能语法理论,该书不仅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的发展现状,并且还把功能主义的理论运用于汉语话语分析中,尤其是对“零形回指”、“时间系统”、“反身代词”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汉语话语分析的先导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功能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显的标志是年轻学者迅速崛起。最突出的成果是张伯江、方梅的专著《汉语功能语法研究》(1996),该书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汉语的信息结构,揭示主位、主题、焦点等一系列与功能密切相关的语法现象,并初步论述汉语语法形式的语法化以及词类范畴的认知基础和连续性问题。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运用功能主义的观点分析汉语语法的专著,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此外,刘丹青、徐赳赳等的研究也别具一格。

      1994年由戴浩一和薛凤生主编、廖秋忠和沈家煊等人翻译的《功能主义和汉语语法》出版,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台湾和国外的汉语功能语法的研究。全书共收入13篇论文,其中既包括功能语法的理论研究,如《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戴浩一)、《现代汉语中语法、语义和语用的相互作用》等,也有具体专题的论述,如《汉语使成式的语义》(邓守信)、《论“着”的核心意义》(黎天睦)等,这对开拓内地学者的视野,扩大功能语法的影响还是很有帮助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