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作 者:

作者简介:
钱玉莲(1964-),女,江苏昆山人,南京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勾勒了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详述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分析了尚存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前景和基本框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06(2004)03-0036-08

      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心理不再是一个不可打开的“黑箱”,人脑学习机制是可以作研究的;另一方面也促使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在教和学的研究上,从“教”偏向于“学”,从以往着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在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学习策略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观点:(1)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具体的方法或技能(Mayer,1988);(2)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和步骤(Rigney,1978);(3)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1982);(4)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Nisbert,1986)。(转引自史耀芳,2001)[1]上述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综合各家观点,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1.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3个阶段

      1.1 60、7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起步阶段

      Aaron Carton(1966)[2]首次发表《外语学习中的推理方法》一文。他认为学习者所具有的善于推理性以及有效地合理地推理的能力不尽相同。这可以说是开了学习策略研究的先河。Aaron Carton(1971)[3]又发表论文详细讨论了推理策略,并把推理策略划分为语内线索、语间线索和语外线索3种推理线索。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能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带入这个过程。

      70年代初学者们对学习者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可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1972年Gardner和Lambert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研究,1973年Richards和Carroll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外语学能的研究。(张日美,1998)[4]

      70年代中期和后期转向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分析和归纳了成功外语学习者的一系列学习特征。比如1971年,Robin对优秀学习者所运用的策略做了一项调查(同上)。

      Wong-Filmore(1976)[5]对在美国上学的5个5~7岁的墨西哥孩子做了一项试验。通过该项试验的研究列出了孩子们学习语言的9项策略(3项社会策略和6项认知策略)。Wong-Filmore认为运用社会策略对提高语言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在语境中学习语言,学习的效果最佳。

      Naiman等人(1978)[6]根据他们与34位语言学习优秀者的谈话情况,总结出5项主要的学习策略,主要的内容是提高对语言系统的认识,认识语言是交际和交流的工具,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用推理和监测手段不断复习以及发现社会文化价值,运用语言时不怕犯错误,勇于克服困难等。这个时期的学者们对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1979年Biggs、Bialystok、Entwistle、Saljo等人还分别探讨了学习策略同学习成绩的关系(转引自王小萍,2000)[7]。

      总之,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多为描述性的研究,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描述学习者使用的各种策略上,目的是想揭示语言学习优秀者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或者企图发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以便把这样的学习策略在较差的语言学习者身上推广开来。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归类还不足以成为关注的焦点(Ellis,1994)[8]。

      1.2 8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大发展

      进入80年代,有关学习策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而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定义也五花八门。关于学习策略是外现的还是内隐的,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等说法不一。归根到底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有的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种可观察得到的外现的行为,比如Oxford(1989)[9]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的行为或行动,它们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定向,更带劲。这也是学习策略的有倾向定义的代表,所谓有倾向的定义就是这些定义肯定了学习策略对学习有帮助。

      学习策略有倾向性的定义还有Chamot(1987)[10],他提出学习策略是学生使用的技巧、方式或者有目的的行为,以达到帮助学习、回忆语言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信息的目的。Robin(1987)[11]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由学习者构建并直接影响学习等等。

      有的学者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心理活动,比如Wenstein和Mayer(1986)[12]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思想,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