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4)05-0001-04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的出版,为人们利用这批宝贵的资料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就字义的注释而言,经过整理小组的努力,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也不无剩义可说。今就管见所及,略为补苴如下。 一.荃 《二年律令》简259:“……荃蒌,不用此律。”整理者注:“荃,《汉书·景十三王传》注引苏林云‘细布属也’,臣瓒云‘细葛也’,荃蒌当为一种细的葛布。”(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221页、225页、226页、228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 生按:“荃”为“絟”之借,颜师古言之甚详,此不引,似有苟简之嫌。今将原文及注摘抄如下: 《汉书·景十三王传》:“遣人通越繇王闽侯,遗以锦帛奇珍。繇王闽侯亦遗建荃葛、珠玑、犀甲、翠羽、蝯熊奇兽。”颜师古注:“苏林曰,荃音诠,细布属也。服虔曰:荃音荪,细葛也。臣瓒曰:荃,香草也。师古曰:服瓒二说皆非也。许慎云:荃,细布也,字本作絟。音千全反,又音千劣反。盖今南方筩布之属,皆为荃也。葛即今之葛布也。以荃及葛遗建也。” 二.道 《奏谳书》简109:“道肩下到要(腰),稠不可数。”简114、115:“毛盗牛时,讲在咸阳,安道与毛盗牛?”简166、167:“臣又诊夫人食室,涂□(塈)甚谨,张帷幕甚具,食室中无蔡,而□无道入。”简172:“君复置炙前,令人道后扇,发蜚(飞)入炙中者二枚。”简198:“操簦,道市归。到巷中,或道后类堑軵,婢偾,有倾乃起。”(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168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以上诸“道”字,整理者均无说。 生按:“道”当读为“由”,介词。古音由声、首声相通。《战国策·西周策》:“智伯欲伐厹高注:“厹由,狄国,或作仇首。”《说文·辵部》:“道,所行道也。从辵,首声。”又:“迪,道也。”《尚书·君奭》:“我道惟宁王德延。”《释文》:“我道,马本作我廸。”《礼记·礼器》:“礼不虚道。”注:“道猶由也,从也。”《韩非子·十过》:“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论衡·纪妖》:“有玄鹤二八,从南方来。”《墨子·号令》:“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孙诒让《间诂》:“《礼记·礼器》郑注云:‘道猶从也。’” 《二年律令》简78:“其叚(假)别在它所,有(又)物故毋道归叚(假)者,自言在所县道官,县道官以书告叚(假)在所县道官收之。”整理者注:“道,由也。”这说明整理者知道“道”可训“由”,但或注或不注,当由整理者分头整理,未能统一之故。 三.
《脉书》简1:“病在头,农(脓)为,疕为秃,养(痒)为。”整理者注:“
,从秃,倝声,不见字书。”(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235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 生按:以音求之,“
”读为“
”或“顅”。倝声、间声、肩声古音同在元部,声母同为喉牙音,故可相通。《说文·髟部》:“
,鬓秃也。从髟,间声。”又《页部》:“顅,头鬓少发也。”《周礼·考工记》:“数目顅脰。”郑注:“故书顅或作牼。郑司农云:牼读为
头无
之
。”段注:“此音义皆同,盖实一字矣。” 四.胗 《脉书》简7、8:“其腹胗胗如肤张(胀)状,鸣如
(蛙)音,膏叚(瘕)殹。”整理者注:“胗,《一切经音义》引《三苍》:‘肿也。’胗胗即肿胀状。”(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235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