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既有政治属性,又有经济属性。伴随着媒介市场全球化和媒介产业与电讯、计算机等其他产业之间技术整合的不断发展,中国媒体的产业化、集团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变迁、体制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媒体产业的特色之一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而中国目前的新闻媒体管理体制则可概括为“双轨统一分级分类管理制”。面对国外媒体集团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入中国大陆参与市场竞争、传播西方意识形态,中国媒体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确保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双重实现。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是发达国家现代媒体集团发展的主流特征,这一发展战略就其实质而言是充分创造和实现了媒体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国媒体产业发展战略和媒体管理制度变迁必须以不断实现与扩大媒体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中心目标,所有内部的机制改革和外部的管理体制变迁必须尊重被国外媒体产业发展历程所证明了普遍规律,不断创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就会走向失败。 一、媒体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生产成本问题是经济学考察的重点问题之一,生产成本因素不是影响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惟一因素,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较低的生产成本意味着更大的利润和更强的竞争力。在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规模经济。企业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通常是U形的,当生产水平低的时候,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时,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注:[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北京第二版,第293页。))但是任何大型组织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出现固有的协调问题,当企业生产水平提高时,企业获得了专业化的好处,随之而来的协调问题会变得越来越重,生产成本因此而上升。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时,就出现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范围经济。很多企业生产不止一种产品,不管这些产品之间在性质上有没有关系,由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者是联合市场计划,或者是能够降低成本的共同管理,企业通常在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时拥有生产和成本优势。假设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单个企业的联合生产超出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时,被认为存在着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如果企业的联合产出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这一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注: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182页。) 2.广播电视产业的规模经济 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同时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销售它的商品,一个是受众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在受众市场上,媒体销售的是它所生产的内容;在广告市场上,它所销售的是受众,受众是传媒公司的主要通货。(注:[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9页。) 在广播电视产业中,节目生产和网络运营环节都存在着规模经济。从节目生产环节看,广播电视产业具有媒体经济的共同特征,就是生产的初始成本极高,而复制成本或者边际成本极低,接近于零。(注:[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10页。)对节目生产商来说,由采编、管理、制作及演播设备成本等等组成的固定成本可以通过扩大节目的销售规模摊低。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节目的生产规模越大,制作的节目越多,单个节目所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少,规模经济也就越显著。(注: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50页。)但是,由于大型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广播电视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往往并不能全部由节目制作商享有。广电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也决定了它具有规模经济。无论虚拟的网络还是有形的网络,都具有外部性特征,也就是说,每一用户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连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要优于连接到一个较小的网络。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方规模经济。(注: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42页。)这一经济特征使广播电视产业,尤其是有线电视业在网络运营环节必须把努力扩大用户数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的主要途径。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视业市场现状看,拥有大量观众的电视网在节目制作上所具有的规模经济使得新的竞争者很难打入这个市场,规模优势成为进入电视业的壁垒。 3.广播电视产业的范围经济 当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制作播出新闻、体育、文艺、经济等等各类节目,一个台同时拥有多套节目、多个频道,同时拥有节目制作中心、广播、网站、报纸、杂志甚至是球队的时候,当有线电视网络既传输电视节目又传输数据业务的时候,就可以创造范围经济。产生范围经济的原因有这样几个:①广播电视业的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比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演播室可以用来生产制作不同类型的节目,有线电视网络既可以用来传输电视信号,也可以通过必要的技术改造来传输其他数据信息并且实现实时交互功能;②某些生产要素投入后可以重复使用,比如各种演播设备、网络传输设施等等;③零部件或者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比如记者采集的电视新闻既可以电视新闻的形式播出,也可以经过编辑加工,转为报纸新闻形式刊发;而电视台的名牌节目内容能够开发转化为书籍、VCD等其他类型的商品形式推向市场;④电台、电视台或者媒体集团的无形资产(企业名称、标识、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等)可以在多种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得到利用,有效地降低生产及市场营销成本。(注: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50—153页。)对于电视产业来说,范围经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电视节目具有“公共商品”的属性,初始成本高而边际成本极低,随着观众的增加,会产生很大的规模经济。当观众缩减时,电视台或电视广播公司却无法节约资金成本。与此同时,电视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也就是说,观众无法提前知道一个电视节目能否为其提供新的知识和新的娱乐机会,观众只有“消费”了电视节目以后,才知道是否值得,而他们一旦看了电视节目,就再也没有付费的动机,因此,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商来说,投资单个节目的风险很高,只有生产多种节目才能分散投资风险。同时,多元化生产还可以分摊一般管理费用、共享其他效率收益,使得在共同产权下联合生产供应两个或者更多的相关产品比分别生产供应这些产品更经济。在广播电视的播出环节,范围经济也用来指称用一种节目的制作成本由另一种节目补贴的播出行为。电台或者电视台通常提供一整套节目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其中热门节目的收入通常可以补偿整套节目的成本,这种范围经济可以降低广播电视业的内在风险。(注: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44——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