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是信息社会中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公众获取信息并不难,难的是获取 有效信息,能够自主分辨和判断信息价值,从而加以选择和使用。媒介信息经过编码、 把关和议程设置等一系列程序,必然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商业动因。通过 大众媒介传载和建构的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公众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 ,新媒体的扩张使原本纷繁的媒介环境更加复杂。 正因为如此,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素养(literacy) 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公民应该具备更广泛意义上媒介识读能力——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并在媒介素养理念基础上提出了媒体教育(media education)的主张。 1982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了国际媒介教育会议,19个国家的代 表参加。会议公布的《媒介教育宣言》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与 其单纯谴责媒介的强大权力,不如接受媒介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这一事实,承认媒介作 为文化要素的重要性。该宣言明确界定了媒介教育概念,并提出了开展媒介教育的一系 列建议。(注:Kate Domaille和David Buckingham编写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YOUTH MEDIA EDUCATION SURVEY2001。) 近年来,媒介素养理念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被广泛接受,媒介教育发展方兴未艾。英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经验,媒介教育被正式纳入到中小学的课 堂教学体系中,其他国家也以多种方式普遍开展了媒介教育。 媒介素养理念 媒介素养概念来自于英文“media literacy”,在香港被译为“传媒教育”,在台湾 被译为“媒体识读教育”、“媒体素养”、“传媒素养”或“媒体(公民)教育”等,这 些译法基本反映了“media literacy”的含义和适用范围。首先它是一种能力或素养; 其次,使用时等同于媒介教育。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 均使用“media literacy”一个词来表达,这也反映了两者在目前阶段的统一性,即媒 介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但是媒介教育更多指一种教育活动。 在美国,1992年的“媒体素养领袖会议”曾就媒介素养做出了统一的定义:公众使用 、分析、评估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该定义包括三个层面,即获取信息 的能力、解读信息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在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avid Buckingham认 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注:David Buckingham,Media Education-literacy learning Literacy Movement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p36.)把媒介素养分为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的两个层面。 1995年出版的《媒介素养适用定义》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 是个人能够简单地意识到媒介“饮食”平衡和管理的重要性,即如何合理地选择及分配 媒介使用时间。第二层面是掌握具体的、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能力,如学会分析和质疑传 媒的构架和信息。第三个层面是能够深入到传媒表层框架之内,进一步挖掘媒介信息之 所以被生产出来的目的。(注:Elizabeth Thoman,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Media Literacy,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Los Angeles,CA,U.S.A,1995.)也有观点认为, 媒介素养理念的意义在于把公众与媒介之间的消极关系转化为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关 系,实现对私有化的、商业化的媒介文化结构进行挑战,从而找到公众发表言论的新渠 道。(注:Wally Bowen,Citizens for Media Literacy,Asheville,NC,U.S.A,1996.)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多数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公众获取、解读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 力,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也有学者把它看成是对文字识读能力的扩 展和补充。(注:Renee Hobbs,Expanding the Concept of Literacy,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Current Perspectives,edit by Robert Kubey,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P.162.)但是,如果读写素养指的是通过文字媒介获得知识和信息的 话,把它看作媒介素养概念的一项外延,与电视素养、网络素养等居于同列地位更为合 适。 媒介教育理念 在发达国家,媒介教育既不同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也不同于借助大众媒介来开展 的“非课堂式”教育(如电视大学或现代远程教育等),而是以媒介本身为教学内容的教 育(teaching about the media)。青少年处于心智的发展阶段,又是媒介信息的主要消 费者,是媒介教育的主要对象,但媒介教育也面向大众,具有全民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