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和我们的生活,报纸呢? 体验经济的消费涵义是:为体验付费;生产涵义是:为满足体验需求而设计商品;那么,你要让读者买报,就得给他提供值得“付费体验”的东西。 关于报纸,我们已经有“新闻纸”、“实用纸”、“观点纸”等多种界定,在体验经济时代,还要高度重视,新闻纸也是“体验纸”! 一、走出城堡 办体验纸,需要走出传统新闻思维的城堡。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被广为接受,因为它简洁明快地表达了传统的新闻思维。其要点有二:新闻的核心是发生了什么事,报道是对事实的客观叙述。 从发生了什么事到人物故事 体验是个体对刺激的反应,体验纸首先要提供体验诱发物。体验本质上是个人的,面对诱发,没有两个人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由此引申出体验诱发物要着眼于大多数个体的共通处。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看重斯大林一句根本不是讲新闻的话:“一千万人死亡只是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并进一步发挥,许多人对有关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报道不感兴趣,如果从一位正提升的年轻经理的角度撰写,有可能吸引读者;许多人对失业率6.7%毫无感受,如果报道一位失业工人的叙述,读者可能想知道。(注: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第258~259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现在要问为什么?绝大多数新闻离不开人和事,许多事情对大多数读者是陌生的,而挖掘当事人(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切身体验,他的喜怒哀乐,由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多数读者都是熟悉的。常说的“引起共鸣”,现在看就是“分享体验”。大规模分享对“发生了什么事”的体验不容易,分享对“人物故事”的体验要轻车熟路得多,因而,以新闻人物的体验为中介,就使用了具有最大共通处的体验诱发物。 前几年,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一般都报道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死亡人数、事故原因,《北京青年报》还报道了当事人的“生死瞬间”。有突然落水的战士、有侥幸逃生的打工仔,还有一家人高高兴兴到桥上散步,后面走来一队武警,老人牵着小孙子的手,学着解放军叔叔的样子,口中喊着“一二一”,兴致勃勃向前走。突然一声巨响,急忙拉小孙子,小孙子已经不知去向……老人被送到医院后才知道,儿媳和天真烂漫的小孙子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注:《綦江彩虹桥生死瞬间》,《北京青年报》1999年1月13日。)从发生了什么事中着眼于人物故事,落笔于情感波澜,给人惊心动魄的感受,比单纯报道垮桥(发生了什么事)更令人难忘。 近几年,愈来愈多的报纸更加重视人物故事,从创业英雄到明星逸事,从情感实录到社会新闻,不过,如果只在这个圈子里转,人物故事还是狭窄的,因那只是直接新闻人物。央视《东方之子》栏目组将新闻人物分为三类:直接新闻人物、间接新闻人物、历史新闻人物;认为后两类新闻人物理念的引入,弥补了日常选题的不足,提高了节目的关注度。(注:张朝夕:《始终与时代同行——从〈东方之子〉看人物节目成功之路》,《传媒》2004年第9期。) 我理解,直接新闻人物就是核心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因他产生或围绕他展开,他是新闻事件的焦点或标志。重庆彩虹桥,是桩典型的豆腐渣工程,这个工程的审批者、承包者就是核心新闻人物。间接新闻人物则是外围新闻人物。他被新闻事件影响波及,像那个受害的老人。有时候,核心新闻人物这个第一落点无法做,仍可以找第二落点做外围。至于历史新闻人物,与当前事件或读者当前兴趣有联系的,都算。彩虹桥断之外,近几年严重的豆腐渣工程还有:九江堤倒、北京西客站破、昆禄路塌……其中又有多少核心的或外围的新闻人物。挖出他们的故事来与彩虹桥人物合写,既好看又深化报道主题。而三类新闻人物的理念说明,人物故事的天地是很广的,哪里用得着一窝蜂都去抢社会新闻,或揪着明星的尾巴不放…… 从六个忠实的仆人到一个人文的主人 六个仆人就是新闻的5个W和一个H,它们当然重要,但没有能干主人的驾驭,那只是些散兵游勇。《都市快报》有这样一条气象稿: 一夜秋风紧,杭州入冬后,西湖边平添了一处好风景——南山路的落叶。南山路边都是高大的梧桐树,天气转凉,冷风袭来,黄叶似蝴蝶片片飞舞,落叶铺满了整条南山路,像一金钱大道。而半空中的树叶好多还是绿的,深浅不一,凝重的色彩极富层次感,搞得南山路像一幅风景画。你若这时去逛南山路,最好穿风衣,风吹衣动,配着满地黄叶,你会觉得自己是外国文艺片里的主角。 报社人员校完稿件后,大声说:呀,我明天就到南山路去!(注:转引自申屠青南:《带领快报快跑——记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载《中国报业》2004年第3期。)必须明确,新闻事实有两种类型:客观事实和主观事实。前者是何时何事何人……总之,5个W和一个H;后者是记者的情感、见解、解释、判断……总之,记者的一切心理活动。持这种“事实观”,记者的情感是新闻、见解是新闻、谈话与争论、切身体验与内心独白……都是新闻。好新闻需要将两类事实精心搭配。 这样说,真要让信奉客观报道者摇头又叹气。其实,客观报道主要是美国的传统,在本土也反对之声不绝,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还有攻击客观报道的高潮。我不想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只直接表态。首先,客观报道是有的,“今天气温10度”就是条客观报道,并不像完全反对它的人说的“根本不存在”。其次,仅仅客观报道是不够的,它的美国反对者说得精彩:“事件如果不是由人来解释,就不是事件……列举数据或外在可观察的现象,或引用目击者的原话,只是给出了人类社会很窄的一面。”(注: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第100~112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