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具有新儒学特征的治国理念的提出,以人为着眼点的教育论题备受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便是其中之一。但学术界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审视,多是宏观的视角,诸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缺少从微观的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关怀。应当说,人的和谐发展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古希腊哲学家就曾提出培养“身心既美且善”人的和谐发展主张,马克思也提出了人之全面发展的理论诉求。但是,古希腊先哲的观点更多地是一种教育学术理想,而马克思的观点则更多地是从社会制度视角的审视。今天,人之发展的片面与失衡,主要是教育的内在失衡所致。所以,深刻地认识教育内在失衡的现状与成因,并从人之和谐发展的视角重建教育体系,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教育内在失衡的表现形态——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观察 夸美纽斯认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人在身心各方面存在着和谐发展的种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身体和艺术等方面去发展人,使之达致一种和谐的状态。凡是有助于人获得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周全的教育”。然而,当今之教育实践并没有达到“周全教育”的境界,教育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人格的分裂与主体性的丧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收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1] (P193-194)从人之和谐发展的视角观察,目前的教育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重学习,轻生活。从人类教育的起源看,最初的教育活动是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独立教育活动的出现,教育开始逐渐远离生活,导致“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分离。按照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的理解,叙事本是一种关于生活世界的具有始源性意义的知识,一切知识都可以归结为叙事,科学知识只是总体叙事中的一小部分。但自启蒙运动以来,科学知识逐渐被合法化和理念化,并超越了原初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叙事知识而一跃上升为统治地位的“大叙事”或“元叙事”。元叙事的普遍性、权威性、绝对性和至上性,把关于生活世界的知识贬挤到无足轻重的地位。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二元对立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就是学习与生活的分离甚至对立。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生除了睡觉、吃饭和走路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功课中度过的。应当说,生活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生活的暗示,诸如鲁班造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由于我们的教育已经失去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产生丰富的想象,无法形成深刻的感悟,学生再也感受不到蚂蚁的歌唱和落花的疼痛。人的内在和谐性就这样被分裂的教育打破了。 第二,重智育,轻其他。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活着的人体中是没有孤立的部分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只有在尸体中才有部分。作为完整人的素质结构,除了智力之外,还有体力、情感和意志等。即便是智力,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人的智能也是多元的。面对一个完整的、具体的个人,如果教育只局限于人的体、知、情、意中的某一方面,就势必会影响和损害其他方面,并在整体上破坏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水平,造成完整素质结构的残缺。所以,与人的完整素质结构相适应的教育必须是全面、周全的,充分发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整体功能。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智育上,其他各育相对忽视,即使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带有浓厚的智育化倾向。 第三,重动脑,轻动手。从人类发生的意义上说,人的智慧是随着手的解放和脑的发展而发生发展的。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智力是个体借助外部对象动作和内部智慧动作而成长的,且动作智慧是言语智慧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是手脑的协同发展。美国一位专家指出:“如果想培养视野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么必须使他的手指锻炼得活动有力。”[2] 完整的智育任务不仅包括丰富知识,更重要的还包括训练技能(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和培养能力。但在现实中,智育又进一步缩小到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动脑上。我们一直把动脑看做是上层人的工作,“君子动口不动手”,相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手脑训练的失衡,严重影响了手眼协同的和谐发展新人的培养。 第四,重左脑,轻右脑。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各有不同的侧重。左半球主理性思考,多侧重于抽象思维,它以线性的方式处理诸如语言、数量、逻辑、分析和判断等语言信息,因而被称作“逻辑半球”;右半球主情感活动,多侧重于形象思维,它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诸如空间关系、艺术、综合与整体等非语言信息,常被称为“情感半球”。美国精神生理学教授斯佩里(Roger W.Sperry)关于裂脑人的研究(split brain studies)表明,人的左右脑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且“在正常人中,两个大脑半球具有一种建立在专门化基础之上的和谐的工作关系。”[3] (P132)完整的教育应该是有助于促进左右脑协同和全大脑学习的教育。在实际中,虽然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大脑,但我国的基础教育却偏重于左脑训练,学生只是在用记忆、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大脑左半球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学生大脑右半球却被闲置,人为地造成了学生心智发展的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