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对抗战时期沦陷区殖民教育情况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在逐渐成型的阶段。所谓“沦陷区”,一般指1937年7月7日日本对华发动全面侵略后,在中国境内所占领的地区。自甲午战争后即成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以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逐步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往往不包括在内。不过在学者的论述中,也将后面这两个地区列入泛论的范围,或作为比较的对象。本文讨论的日本殖民教育问题主要指前者所包括的地域。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日军侵占了大片的中国领土。在日占区建立了由日军一手操纵的伪政权组织机构,其中包括推行日本殖民教育的教育管理机构,并由其统辖占领地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对此,中国学者定性为奴化教育,通称为殖民奴化教育,本文简称殖民教育,而究其内涵本质言之则仍为奴化教育。 侵华战争打乱了中国原有的教育布局,毁坏了中国沦陷区文化教育,使中国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日伪实施的殖民教育也毒害了青少年儿童,给他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讨论上述问题。 一、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肆意破坏 学校不是军事机关,按理不应成为敌人轰炸的主要目标。然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常常有意识地以学校及图书馆等教育文化设施为破坏对象。在人类历史上的各次重大战争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像中国这样遭受侵略者如此严重而且是蓄意的摧残。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文化教育灭绝人性的大破坏,成为中日教育关系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一)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关键。儿童是未来的国民,承担着国家的希望。日寇为了摧垮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以遂其灭亡中国的野心,对占领区的初等教育首先实施打击。看下面的统计材料: 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曾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其中规定:全国学龄儿童的80%以上,除入普通小学者外,应受到一至两年的短期义务教育。该年度全国即增设短期小学25901所,附设短期小学班11974个,增设普通小学校35173所,简易小学129所,巡回小学119所,增收学生3841930人。1936年度再增短期小学38117所,附设短期小学班21444个,普通小学校13267所,简易小学161所,巡回教学735组,增收学生4405291人。综计至抗战前,全国已有初等教育机构32万余所,学生1836万多人[1]。 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底,学校数量就骤减为22万所,至次年10月,沦陷区的初等教育机关中有129700余所不得不中断其教育职能。其中教职员257000余人,学生6483000余人,因此而失去了教学与求学的机会。 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幼稚园教育急剧衰退。全国幼稚园数量从1936年的1283所,递减到1940年的302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的1945年以后才逐渐回升[2](P253)。 (二)中等教育 战前,我国中等学校的数量已达3264所,学生627246人。1937年以后,战争短期内席卷了华北、华东、华中及华南各省,几达半个中国,所在地区的中学亦为池鱼。学校被迫停办,师生疏散。昔日的菁菁校园成了日军的兵营,学校的桌凳成了侵略者烧火做饭的劈柴,学校的图书、教学仪器大部分失散或被毁于战火,无以数计的教室在日军的炮击下变成了一片瓦砾。以河北、江苏两省为例: 七七事变前,河北的中等教育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战争开始,河北便成为前哨,除少数中学南迁外,其他中学全部停办。保定的省立六中、志存中学、培德中学等校园被夷为平地;教学设施、图书、仪器等丧失殆尽。育德中学、民生中学校舍被日军强占,河北省其他市、县的中学同样被严重摧残,河北的中学教育元气丧失殆尽。 江苏各地中学同样遭受战争重创,大部分校舍被毁或被敌军占领,损失惨重,少数学校迁往上海租界及农村,有的迁往四川等地。如省立镇江中学迁上海,不久因租界被日军占领而解散,后又随教育厅迁安徽屯溪。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先迁安徽屯溪,后又迁长沙、贵阳,最后迁重庆与青木关国立第十四中学互易校名,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迁浙江湖州南浔镇,又迁安徽黟县,后又迁上海。省立南通中学部分师生流亡余东镇办学,部分师生流亡上海办学。1940年、1941年,两校先后解散,后又在东台角斜复课。留存的中学,可谓颠沛流离、惨淡经营。 (三)高等教育 大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提升文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中国近代的大学教育起步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有些已达到国际化的办学水平。日本侵略者侵华期间,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肆意摧残。 当时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大都集中于都市及沿海省份。如上海25所,北平14所,河北8所,广东7所。所以,战争一开始,高校便蒙受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