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怎样联系教育实际,是一个老话题。在中国,多年来几乎难得有不批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时候,教育理论界不断挨批评,不断地改正,又似乎是个改不了的毛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本人10年前基于实际感受,在题为《怎样跨越教育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鸿沟》一文中提出的问题。当时虽然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澄清,现在看来,原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相当肤浅。至于改掉这个毛病,更谈何容易?好在自己从那时起,一直把它作为教育专业理论问题思考,也就可以从前人的探索与争议中不断得到教益,而不为道听途说所左右。尽管在这方面的建树有限,总算不断抛弃成见,一步一步入门了。如今教育杂志上仍然不断出现关于这方面的议论,其中新见不多,随意性甚大,显示我国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即使不说倒退,至少并无多大长进。因此,不妨现身说法,谈谈对这个问题不断再认识的过程。 一 我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认识的过程是: 1.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 在《怎样跨越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一文中,尝试参照自然科学的先例,说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形成了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的序列,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强求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相对说来,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科学与实用技术的研究滞后。至于教育研究,中国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时期,反而以“大教育学”取代原有的包括教育基础学科与实用性的教育学科在内的教育学科群,从而使教育学背上沉重的翅膀,既不成其为谨严的理论,又相当脱离实际。 这种看法,虽不无道理,如今看来,作为中国“大教育学”蓝本的凯洛夫《教育学》,倒基本上属于“实践教育学”。它并不怎么脱离实际,故在实践中影响甚大。只是从教育专业角度看来,它视野比较狭窄,缺乏理论深度,而在中国教育主管当局看来,它是“脱离实际”的典型。不过,他们所谓“脱离实际”,实际上是指其教育价值观念同我国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念相抵触。至于我国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念,说起来虽堂皇之至,说穿了,不过是“去专业化”。从政治教条与政策中演绎教育取向,是为了使“教育政治化”而使“教育学政治化”。这种教育取向一度走向极端,便干脆取消了教育学,彻底“去专业化”。到了梦醒时分,才忽有所悟,原来教育学不脱离当时那种“实践”,有何难哉?只是太不值得了。如今,随着老一辈书生渐渐老去,新一辈写手乍到新来,始知“去专业化易,回专业化难”。尽管“理论联系实际”的经照念,只是不知念的是哪一门的“经”。 2.关于教育“科学理论”与“规范理论”的区别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似乎把“理论”看成是铁板一块。我在初步明确不同性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辨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规范理论的区别。其中恢复了在我国已被遗忘多年的“规范研究”、“规范教育理论”概念。区分作为“科学理论”的教育学与作为“规范理论”的教育学,旨在批判我国普遍存在的侈谈“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倾向,恢复作为“规范理论”的现行教育学的本来面目。 不过,当时虽然对教育的科学理论与规范理论进行了分辨,并未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逻辑鸿沟。这里由于当时对“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规范理论”本身的了解还相当肤浅,故在《“教育学视界”辨析》中为此文加了后记,称其为“不够规范的‘规范研究’之论”。 3.关于“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理论”之间的逻辑鸿沟 本人大致从1992年开始,致力于西方“教育学史”与“元教育学”研究。从中逐步了解,西方自古以来就有“科学”与“实践理论”之分。按照实证—实验科学的一般观念,科学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某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而不指导实践。至于根据已经发现的规律解释相关的现象,或根据科学假设,创设条件,形成相关的技术,或根据科学理论对事物发展的前景作出预测,都属于科学成果的应用而不是科学本身。科学研究应用的后果往往出乎科学家的意料之外。如果说科学以已经发生的事物为研究对象,那么实践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是变革现存的事物,以引起所期望的结果。简单地说前者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事实判断),后者主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 教育理论原称“教与学的艺术”。到了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开始出现为“教与学的艺术”奠定科学基础的尝试,并力求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或“教育的科学”。其中初步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建树,莫过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惟教育学的“科学性”不断受到质疑,其中甚至包括有关对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的质疑,从而长期形成教育研究的科学取向与实践取向的争议。在争议中,不同时期先后有几位学者(如维尔曼、迪尔凯姆、洛赫纳)在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程度不同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逻辑鸿沟。到了当代,随着“元教育学”的兴起,进一步明确了这二者之间概念的性质与类型不同,命题的性质与类型不同,从而检验这两种理论的标准不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