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作 者:
王智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近十多年来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测量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及其教师心理问题的干预性研究等,并提出未来研究发展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水平。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许多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了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的极大兴趣。笔者从CNKI—KN3.5KN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较权威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教育研究》、《社会心理研究》等期刊杂志搜集相关研究文献50余篇。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从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及干预性研究等方面来综述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拙见。

      二、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心理健康指标既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健康要求,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教育及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吴思孝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5)和谐的人际关系[1]。 据中央教科所的俞国良等人的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4)具有教育的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唐绍文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为:(1)健康的人格;(2)良好的师德;(3)稳定的情绪情感;(4)自我意识良好;(5)坚强的意志品质;(6)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从上述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中, 我们可以看出标准的制定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未将发展标准列入其中。同时也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相混淆。我们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心理健康:(1)和大多数人比较,和同年人的心理状态比较;(2)用社会的适应程度和社会的评价去分析;(3)根据个人的经验, 也就是用我们每个人已形成的“模式”去判断各种心理行为是否正常;(4)利用客观检测指标, 即利用心理测验工具和实验仪器来检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否正常。综合已有的研究,作者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为:(1)正常的认知结构;(2)情绪情绪稳定;(3)意志坚定且有自制力;(4)行为与其心理活动相符合;(5)不断完善人格,塑造良好个性。

      2.教师研究涉及的具体方面。第一,横向的比较研究。 现有的研究以横向研究居多,比较研究占相当大的比例。已有的调查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涉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其结论存在异议。一项研究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1.23%。其中,32.18 %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1]。但也有研究与其调查不一致。贾林祥、宋广文对陕西省铜川市9 所专任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此次研究的32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群好[2]。这与学者自在等的研究结论一致[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抽样差异, 被试所处环境(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以及被试选取数量的不同,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别差异的研究。杨宏飞调查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显著差异,女教师的人际敏感分,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4]。之所以这样可能是与女性的身心特征有关,女性感情细腻,多愁善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女性具有更大的依赖性,所以,比较敏感,并且具有恐惧和不安全的因素。但有一项研究表明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以及饮食障碍等7 个因子的得分方面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显著(P<.05;P<.01;P<.001),特别是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4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5]。究其原因:男性在家庭、工作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所面临的压力更大;而女性的人格随着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改变而逐步完善;对年龄差异的研究,腾春燕等表明35岁以上的教师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精神病症上的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群[6],而傅伟忠、瞿正万的研究表明30—45岁的教师比18—29岁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5]。年龄较大者阅历丰富,面对应激事件能够有效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人格成熟度相对较高。而年龄较小者挫折耐受力差,容易受不良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困扰。此外,有些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城乡差异,学历差异及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查,其结论不一,还需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相关因素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多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与负性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为:应付方式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但是否对心理健康造成重大破坏,还取决于当事人采取什么样的应付方式去应对这些应激源。还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一般认为心理问题与教师人格特征中挫折忍受力、责任心呈显著负相关,与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心理卫生问题的存在可以降低教师对遭遇挫折的忍受力和已有的责任心,增加教师的焦虑症状。除了以上研究之外相关因素的研究还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研究,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研究及与学校组织气氛的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