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937年中国经济与政府、企业、居民所构成的连环型互动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勇勤(1957- ),男,四川宣汉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政府—企业—居民形成的三角关系实质上是管理—生产—消费这种三角关系。在生产—消费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中,人口是供需结构的基数,价格是供需组合的纽带。围绕政府管理,存在着政府管理与消费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政府管理与生产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以及政府管理在生产—消费关系上产生的宏观链。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05)05-0038-06

      一般来说,政府的经济行为多反映在宏观经济层面,企业的经济行为多反映在微观经济层面,政府和企业都是以“组织”这种形式而存在,前者为管理组织,后者为生产组织,这属于群体系列;居民则通常以单元家庭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对应地要划归个体系列,该系列的经济特性集中反映在消费上。于是政府—企业—居民所构成的三角关系,如果就各自存在的价值而言,又可以表述为管理—生产一消费这样的三角关系。按笔者的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理当置于微观经济层面,管理以“力”作用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上,并通过“协调”杠杆也合理地活动在宏观经济层面;当然不能忽略管理与生产之间的关系、管理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这时管理由“仲裁方”变成“当事人”,对于与此相联系的那些关系,也许从微观经济层面进行分析更为恰当。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本文的讨论侧重在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结论,并且主要是为了与同行们一起切磋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注:这里笔者还要表达的意思是,学术文章不在于高深莫测,而是所提问题本身的重要性。)。

      一、生产—消费关系产生的微观链

      (一)人口是供需结构的基数

      在消费和需求有基本相同含义的前提下,我们先来谈谈与消费有着密切关系的—个问题,它就是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具体包括劳动人口增长率、第一类劳动人口占劳动总人口的比例、第一类劳动者人均拥有的人力资本占两类劳动者人均人力资本之和的比例。根据美国学者C.库兹涅茨的研究,人口加速增长是近代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和前提条件。从世界范田来看,这一变化是从1750年开始的。1750年—1850年的100年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0.5%;而中国在1650年—1850年的200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0.6%,可见中国在近代化开始以前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人口基数。人口增长一方面能扩大劳动供给量而提高潜在生产力,另一方面则会增加消费人口,提高消费需求总量。中国近代化开始以后,人口总量呈缓慢增长,如1887年—1945年60余年间年平均增长串为0.58%。与我们研究的这段时间相关的一些估算结论是,1887年—1912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77%,1912年—1932年为0.58%,1932年—1949年为0.39%[1]。

      人口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变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人口的职业构成和人口的城乡构成对消费需求的作用最为明显,因为人口职业构成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人口收入水平的变动。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不便,那么,消费水平将随收入水平上升而提高。人口的职业构成又可以通过人口的城乡构成来反映,因为人口的城乡构成大体反映着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比如,1843年—1893年城市人口比重由5.1%上升到6.6%,年平均增长率为0.25%,1893年—1949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61%,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到10.6%(注:美国学者施坚雅认为,1893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程度的平均水平为6.0%,但有3个地区要高于这个数字,即长江下游区为10.6%、岭南区为8.7%、东南沿海区为6.4%。见施坚雅.19世纪中国区域城市化[J].城市史研究,1989,(1).)。在各种因素当中,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造成中国近代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这里我们只看一下1917年—1936年人均消费需求的变动情况,见表1。

      表1 1917年—1936年中国国民人均消费需求的长期变动

      年份 消费总额 人口数 人均消费额

       (亿元) (亿人)

      (元)

      1917 132.45

      4.409 30.04

      1922~1925166.96

      4.450 37.52

      1926 216.53

      4.462 48.53

      1927~1928224.96

      4.518 49.79

      1929 238.25

      4.617 51.60

      1930 218.33

      4.623 47.23

      1931 265.94.747 56.01

      1932 273.94.748 57.69

      1933 273.25.090 53.67

      1934 252.95.096 49.63

      1935 267.65.101 52.46

      1936 279.85.107 54.79

      资料来源:张东刚.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

      人口分布对生产的影响也很大。如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活动是聚集还是分散取决于聚集力和分散力之间的对比关系。聚集力有3种形式:(1)人口聚集扩大了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使企业产生了规模效益。(2)通过前后向联结关系,各类企业的聚集扩大了中间产品的市场需求,使原本不值得贸易的中间品形成了专业化生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3)多种产业的聚集促进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吸引了产业的聚集。分散力有2种形式:(1)人口不能流动导致的地区间劳动力工资的差别。(2)以房地产为主的不可贸易品地区间价格的差距。

      (二)价格是供需组合的纽带

      在生产—消费关系中,生产要素价洛被看做“微观经济(生产者)变量”,消费者福利被看做“微观经济(消费者)变量”。与这2个变量都有关系的2个主要因素是利率、工资。与此相关,存在一个价格传递效应(Pass-Through),通过“价格传递链”揭示进出口企业定价能力变化所带来的效果,这么一来,探索两国间的价格传递效应要比用一国出口量在对方国家或世界所占的比例这样的指标更有说服力,而且还能够阐明在不同的价格体系中传递效应的变化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汇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图示模型(见图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