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引进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东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009 陈东林 (1949— )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经济研究室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原文出处: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经济引进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高潮,分别是: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43方案”,1978年签订对外引进22项重点工程的“78计划”。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评价这三次引进高潮,概述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引进的历程,指出国际国内背景的巨大变化是三次引进的指导思想、对象、手段、规模有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必须根据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需要,采取与时俱进的不同开放方式。其次,中国要想富强,必须通过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方式在竞争中解决全面对外开放问题,闭关自守的拒绝引进或者“一边倒”式的单向引进,都只能是权宜之计。最后,引进并不是单纯的利用设备,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消化,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扶持自己的工业体系。本文所整理列举的三次对外引进项目内容,也填补了过去研究中的一些资料空白,厘清了过去一些不准确说法。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50~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经济引进历程,出现过三次高潮,可以用156—43—78三个数字作为代表。“156”,是指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简称“156项”;“43”,是指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预定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简称“43方案”;“78”,是指1978年签订对外引进协议额度78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一度被称为“洋跃进”。这三次引进高潮,国际国内背景不同,引进对象、手段和指导思想也不同,分别代表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引进的不同时期的特点。本文拟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走上对外开放道路的探索历程。

      三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看到了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的重要性。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和美军观察组成员谢韦思谈话时,认为未来中国工业化必须有自由企业和外国资本的帮助,中国可以为美国提供“投资场所”和重工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并以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作为美国投资和贸易的“补偿”(注:董志凯等:《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115页。)。但是,中国内战爆发以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政权的态度使中共迅速把寻求对象转向苏联。1946年12月,苏联外贸部代表与中共的东北行政委员会进行了第一次贸易谈判,东北以粮食、煤炭向苏联换取军用物资、民品和原材料。当时主要为了战时需要,修复一些铁路电站,还谈不上引进建设。1949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指示华北局和东北局,应尽量与苏联和新民主国家发展进出口贸易,然后才是西方国家,由此确定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137页。)。

      “156项”(注:有关“156项”的基础材料,过去没有系统地整理过,包括哪些项目,实际有多少项,有很多不同说法。1983年国家计委基本建设综合局经过对国家计委、中央档案馆、国家经委的大量档案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第一次将“156项”的形成、变化和建设规模、建设进度等情况综合整理出来,写成《“一五”156项建设情况(实际正式施工项目为150项)》,确定为150项。但因文件长期未公布,学术界长期对“156项”仍然不够清楚。现根据整理者的提供,于本文中引用,并列成附表1。在此谨予注明,以表谢忱。)1949年12月~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苏方进行了最高会谈,把经济援助作为最重要问题,签订了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协定,苏联政府表示愿意分期分批帮助中国设计建设项目和提供成套设备、物资。经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赴苏联,至1952年底陆续商定了苏联帮助中国恢复与建设的第一批50个重点项目,主要是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和国防工业。1953年,以国防工业为重点又与苏联签订了第二批供应成套设备建设项目协议书,共91个项目。1954年,又与苏联签订了第三批苏联供应成套设备建设项目协议书,引进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等项目共15项,并决定扩大原订141项成套设备项目的供应范围。至此,与苏联签订的援建项目共计达到156项,1955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颁布,通称“156项工程”。后来由于有的项目改名,有的项目重复计算,还有的项目未建,实际正式施工的项目为150个(注:据国家计委基本建设综合局编:《“一五”156项建设情况(实际正式施工项目为150项)》,1983年6月8日。)(见附表1)。1958、1959年中国又与苏联签订了几个供应成套设备的中苏协定,共计有100多个建设项目。整个1950年代与苏联签订协定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成套设备建设项目共计304项,单独车间和装置64项。到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终止经济合同,这304项中全部建成的有120项,基本建成的29项,废止合同的89项,由中国自行续建的66项;64项单独车间和装置中建成的29项,废止合同的35项。1950年代中国和东欧各国签订协定引进成套设备建设项目116项,完成和基本完成的108项,解除义务的8项;单项设备88项,完成和基本完成的81项,解除义务的7项(注:彭敏主编:《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从苏联引进的成套设备项目中,重工业占97%,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项目。从投资构成看,能源工业占34.3%,冶金工业占22%,机械工业占15.7%,化学工业占7.9%,国防工业占12%左右。“一五”计划实际完成的项目中,能源工业占28.6%,冶金工业占22%,机械工业占18.5%,化学工业占7.8%,国防工业占14%。围绕这个建设中心,还部署了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156项”实际施工的150项中,预计总投资为187.8亿元(原预计总投资202.7亿元,三门峡水利枢纽停建及军工项目缩小投资,少用14.9亿元),实际完成196.3亿元,完成104.5%。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形成了中国第一批大型现代化企业,大大增强了中国重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能力,填补了一批生产技术领域的空白,初步建立了中国工业化基础。“一五”计划期间新增的生产能力中,炼铁的79.1%、炼钢的72.9%、轧钢的81.1%、炼铝和汽车制造的100%(注:据国家计委基本建设综合局编:《“一五”156项建设情况(实际正式施工项目为150项)》,1983年。),发电装机的65.9%,都是“156项”提供的(注:据国家计委基本建设综合局编:《“一五”156项建设情况(实际正式施工项目为150项)》,1983年。)。过去不能生产的高级合金钢、矽钢片、复合不锈钢板、无缝钢管,喷气式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警戒雷达,汽车、中型拖拉机、万吨海轮,大容量成套火力和水力发电设备,大容积高炉设备、联合采煤机以及新型机床等,中国都能生产了(注:彭敏主编:《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4~56页。)。

      苏联的援助,使得中国这一时期的对外引进具有空前的规模。50年代,中国引进苏联技术设备投资共计76.9亿旧卢布(折合人民币73亿元)。其中1950~1952年完成3.2%,1953~1957年完成57.1%,1958~1959年完成39.6%。同期引进东欧各国技术设备投资共计30.8亿旧卢布(折合人民币29.3亿元)(注:彭敏主编:《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4~56页。)。以上共计102.3亿元(注:本文凡未注明币种者均指人民币。),按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按1959年比价折合39.09亿美元。

      “43方案”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萎缩状态,毛泽东曾考虑扩大同西方的经济引进。他对法国议员代表团说:“我们反对资本主义,你们也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还是可以合作。”“希望你们把什么禁运战略物资也反掉。”“我说,总有一天会突破这个缺口。”(注:《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520页。)他甚至提出: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注:毛泽东1964年1月7日听取工交会议情况汇报时的讲话。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红旗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但是,由于西方的继续封锁,只从法国、英国引进了一批汽车和石油化工制造设备。到“文革”前期,对外引进几乎完全停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