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管理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

——透视泉州企业的“用工荒”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蔡炳水,刘玉生,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原文出处: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用工荒”、“招工难”是近年来泉州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一个突出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发展。文章分析了“用工荒”问题的深层原因,指出中小型民营企业要获得新的发展,必须顺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实行伦理管理,并结合泉州企业的实际,提出中小型民营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具体思路。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字号:

      一

      近年来,泉州同许多民营加工制造业聚集的地区一样,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发人深省的现象:企业“用工荒”、“招工难”。大量企业因招不到员工而无法正常生产,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在中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亟须转移出来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企业的“用工荒”、“招工难”这样的情况呢?从现象上看,人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是:(1)员工生活、劳动条件恶劣。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老板较重视企业的生产扩大,资金大量投入到增加设备扩大厂房面积,但对工人的生活、劳动条件却相当的漠视,认为只要给工人一个简便休息的地方就可以。进入一些企业,看到的是漂亮的办公大楼,恢宏的工业大厦,但生活区却是相当简陋,生产劳动的安全设施缺乏,这些现象给人造成“老板只顾赚钱,不关心员工”的想法,严重打击了工人的积极性。(2)工资水平过低。一般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要相应的得到提高。近十年来,虽然泉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泉州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企业经济以每年30%~4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但是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却没有得到与此相应的提高,许多企业工人的工资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远远落后于消费物价整体水平的上升。当物质收益还是人们最主要的需要时,工资水平当然也就成为人们工作选择的最主要的因素。(3)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大量存在。企业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支付劳动报酬不诚实,工资计算没有依照劳动法要求且按月足额发放,甚至拖欠薪金;二是计件工资标准没有参照地区行业平均劳动工资标准制定,多年不变,且节假日也无变化;三是加班加点超时劳动现象普遍;四是用工环境条件较差,没有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五是扣压员工的身份证,限制员工的人身和择业流动自由;六是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工人缴交社会保险。侵权行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容易引发劳资矛盾。

      虽然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时还会提出其它的看法,比如,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必然带动对劳动力需求刚性增长,“三农”政策的影响使原来放弃种田的农民重新回到田地里,西部大开发留住了一些西部地区的外流劳动力等等,当然这些因素确实存在,并且会有一定的影响,但矛盾的主要方面肯定还是在用工主体——企业的身上。

      对于大部分从事较为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的企业员工来说,他们到企业打工的目的和希望主要是:合理(或者较高)的劳动报酬并能得到及时的兑现;安全的和相对公平的工作环境;能基本保证生活需要的居住环境;得到必要的尊重和权利保障。但是,正是这些基本需要和权利得不到保障,使他们对企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用工荒”、“招工难”这一严峻的现实给一些企业敲起了警钟,迫使一些企业做出了反应。近年来,企业都使出各种各样的招数来招聘员工,许多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做出了诸如“提高工资水平、按月足额发放工资,工作时间8小时/天、不扣押身份证、改善用工环境”等承诺,因此,企业“用工难”的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企业在用工上的承诺,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现实的压力而做出的,并且,地方政府为营造企业用工的良好社会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泉州市政府于2003年10月14日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泉州市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暂行规定》,对用工单位、社会、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上的职责做出了规定,促使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从政府层面着力解决用工环境存在的问题。而媒体的呼吁和监督无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善待员工,改善用工环境的举措还只是企业为了缓解用工压力的治标之举而并不是治本之举。必须寻找企业用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二

      拥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对于那些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经济方式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企业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员工队伍的建设,当然也需要外在的环境,但更主要的是在于企业管理。深入地探究“招工难”问题就会发现,是否善待员工,其实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不同的管理理念:把员工当成手段还是当成目的。把员工当成手段,把企业利润当成目的,必然使企业管理停留在“以物为中心”甚至“以财为中心”的水平,表现出重物轻人的倾向,以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为了利润,企业就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支出,压低工资水平、扣压拖欠工资、无偿延长劳动时间、不愿投资改善工人的生活劳动条件等等就是其极端表现。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被充分证明是不合理的,它会导致员工与企业的对立情绪,造成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低下,企业经营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随着人性理论研究的深入,一种不同于把人当成手段,以利润为根本目标的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主流。这就是现代管理越来越呈现出的伦理化趋势,“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就是这一趋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伦理管理的核心就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把人看作目的,而不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它要求从管理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管理原则、方法和行为,都应从人性出发,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将每个人都视为有价值的人;极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调动和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企业和人的共同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