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之二)

——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王劲松、史晋川,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李应春,三明学院。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民营经济在中国整体经济的结构特征及民营经济的内部产业结构,本文发现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产业分布中“比较优势”原则: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受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和市场、政策壁垒的限制,民营经济的成长空间有限。在进入壁垒低的低端产业,民营经济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外资经济;在进入壁垒高的高端产业,则同时面临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在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力密集型企业;但是,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展。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的活力大于国有经济的活力,外资企业对民营经济尚未构成重大威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一般竞争性产业,较少进入基于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垄断性产业。要放松对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5 年 12 期

字号:

      七、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本文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出发,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的阶段现象和结构规律(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构成中鼎足而立的三支力量。但是,三者之间的划分不是截然的,也出现了融合现象。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分布比较上,发现“比较优势”原则和外部性的“溢出效应”,充分反映了经济主体活动追逐利润的理性化。民营经济有较强的逐利性和对本土市场反应的敏感性,民营经济的综合效率好于国有经济。

      2.民营经济,主要是个体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和就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产业组织结构,在数量上,以个体户、中小型企业为主,在增加值构成上,以大型企业为主。

      3.民营经济的产业构成分布极广。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比较,差异和重合共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国有经济占优势的产业过多,除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能源、矿采、金属、化学等基础工业之外,还在一些竞争性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从动态看,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呈现出向合理化方向演进的趋势。但是,“国退民进”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受资本、技术等要素限制和市场壁垒和政策堡垒的限制,民营经济的成长空间有限。民营经济在进入壁垒低的低端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外资经济;在高端产业同时面临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在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力密集型产业。但是,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展。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可能遭遇困难,比如民营经济对汽车整车制造业和能源开采业的进入。

      5.第三产业中,尽管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业在GDP和就业中的比重下降,但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大于国有经济的活力,外资企业对民营经济也没有构成重大威胁。在未来的时期内,随着城市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业在内的物流业可能恢复较快的增长趋势。但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业发展很快,民营企业已经占据重要地位。过热的房地产业和进步较快的物流业,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市场重组,并让一部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受损。

      6.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一般竞争性产业,较少进入基于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垄断性产业。要放松对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强化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进入和退出机制,促进新产业、新企业的形成十分必要。加入WTO,为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应该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要开放市场,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平等的条件。应该加强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高端第三产业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国有经济应该退出房地产、贸易餐饮业等低端的第三产业。

      7.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收入分配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扩大就业,有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主与工薪阶层的收入差异可能增大。目前,中国收入分配总体正在向不良方向发展,积累率也过高,这不利于第三产业中就业弹性大的民营经济的发展。

      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宪法第11条第2款)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取得全面的合法地位,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燎原之势。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将从根本上决定中国产业经济高度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影响国有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三者之间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互动关系。可以预料,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国内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家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中国的民营经济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由于篇幅和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研究以第二产业为主。对于当前属于市场准入开放重点的第三产业,研究不够深入。比如,物流业所占的GDP比重下降和民营经济在其中的作用。对于民营经济的组织结构和区域经济分布,则基本没有研究。这些,有待于将来进一步地扩展。

      附录:三种经济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分布比例变化(2003、2002、1997年)

      国有工业企业

      外资工业企业

       民营工业企业

       2003年

      2002年  1997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8018

      0.841

      0.7834

       0.0018  0.009

       0.1964  0.1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939

       0.939

      0.9613

       0.0559  0.055

       0.005

      0.006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3329

      0.434

      0.3983

       0.006

      0.008

       0.6612  0.55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4371

      0.454

      0.5165

       0.0103  0.012

       0.5526  0.534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552

      0.417

      0.286

       0.0386  0.034

       0.6062  0.548

      其他采矿业

        0.8559

      0.96

       0.20780

        0

        0.1441  0.04

      农副食品加工业  0.1663

      0.23

       0.3451

       0.2633  0.238

       0.5704  0.53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