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作为企业的主要类型之一,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对家族企业的研究目前也成为一个热点。但家族企业优其是中国的家族企业)的许多问题却难以运用西方企业的理论去解释。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西方企业理论本身的假设与方法之误。将“家族理性”作为研究家族企业的前提假设,则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合理的逻辑基础。 一、家族企业及研究中的难题 1.产权与治理机制问题 对中国家族企业的产权问题,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家族企业产权关系简单,产权主体明确。因为家族企业产权拥有人数较少,企业资产的归属、支配、处理和收益关系比较明晰(甘德安2002)。另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产权高度集中,原始主体界定不清。产权主体界定模糊有两个表现:一个是家族成员内部之间产权界定不清;二是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不清(姚贤涛 王连娟2002)。而家族企业产权的模糊性是与“家”概念本身的模糊性联系在一起的(李欲晓2003)。 比照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以及西方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家族企业的确存在产权模糊不清的问题。产权模糊不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笼统地说受中国传统文化家族观念的影响是不够的。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甚至没有“个人产权”的观念,以及社会本身没有保护个人私有权利的法制传统和法律制度。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也大量存在家族企业却不存在产权不清问题的现象。 根据西方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的治理机制应当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目前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则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际分离,企业与家族合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主要控制在有血缘、亲缘和姻缘为纽带组成的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决策程序按家族程序进行。 如何解决治理机制的问题呢?企业的产权与治理结构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否分开并不重要,而且一定要分吗?这里面显然存在着很深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现实中的确存在大量的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不分离也管理得很好的案例,但遗憾的是目前的研究并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 2.信任机制问题 目前,中国社会的“信任缺失”问题很严重,已经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了阻碍。对家族企业来说,信任问题更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障碍。 西方学者对中国人的信任问题早就有过研究,而且普遍认为:华人之间的信任度很低或是有限的,是与西方式的“普遍信任”相对的“个人信任”。(马克斯·韦伯1995,雷丁1993,福山1998)目前海内外的华人学者似乎已经接受了西方学者对中国人信任特点的评价,而且根据西方学者的理论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人信任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是:中国人的信任是基于家族主义的家族信任。家族信任本质上就是一种私人信任。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是随血缘关系的不同而区别开来的,并呈现出‘差序格局’的特征。此外,经过历史的变迁,中国社会的信任已经超越了狭隘的家族信任的屏障,形成了一整套既含有亲情的信任,又含有算计性的工具信任的“泛家族”的信任原则。(李新春2002,卢福财、刘满芝2002年,姚贤涛、王连娟2002,储小平2003) 信任问题和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二起的。有学者把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的关系问题归结为职业经理人本身的职业道德,并认为,职业道德的根源在于制度。(张维迎2001)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不仅缺乏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经理,事实上也缺乏具有良好企业家道德的企业主。(储小平2002)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家族企业在雇用职业经理人问题上的特殊障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担心企业重要的商业“隐私”信息的流失;二是家族担心可能失去对企业的实际控制,而蜕变成经理人控制的企业。中国的家族企业未必具有国外企业所面临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职业经理人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家族主义价值取向,既他会将作为经理人看成是为别人作企业并把这一过程看成是自己学习创业和获取社会资源的平台,一旦有机会,他就会去开创自己的企业。在这种双方的信任博弈过程中,家族主义的价值取向加剧了双方的互相不信任。(李新春 2003) 3.封闭与开放问题 中国的家族企业已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挑战,是继续维持传统的以家族为核心的封闭式经营局面,还是勇敢地打破家族血缘关系网络所构成的樊篱,走向公众化的道路? 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的积累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这种社会资本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就可能成为家族企业发展的障碍。(曹祥涛、郭熙保,2003)问题是,向哪个方向积累和提高?是沿着原来的以“家族”和“血缘”为起点的方向继续提高?还是向着以“个人理性”为基础的方向转移与提高?不能忘记的是:社会资本深深的根植于一个社会的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同时要看到,即使在现代西方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企业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见2004年1月2日《新闻晚报》;维里尔,1999)家族企业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事关家族企业的健康存续与发展,任何一个家族企业的所有者们莫不对此极为重视。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家族企业接班人的选择更多的是采取“血缘继承”、“代际传承”的方式,以确保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 有学者认为,家族企业的血缘继承模式有着天然的缺陷。(潘晨光 方虹,2003)但为什么大多数家族企业仍愿意采取“血缘继承”、“代际传承”的模式?无论是中国的家族企业还是外国的家族企业,寻找和培养继承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选择封闭式的家族化管理模式还是开放式的非家族化管理模式的问题,是要把企业引向哪种发展方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