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创新与西部乡镇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晓义,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072); 杨忠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原文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但我国目前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系统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相匹配。近年来,国有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实行集约化经营、撤并县域分支机构,更加弱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种冲击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5 年 06 期

字号: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标志着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西部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1](P720)被调查企业共9845家,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县域经济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被调查的县级金融机构共5764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额的23.6%。结果显示:2001年1~9月,被调查企业申请贷款632.56亿元,实贷金额433.57亿元,金额满足率为68.5%。全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43.6%,被调查的县级金融机构对县内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为6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但在地区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表1)。

      表1 东、中、西部被调查中小企业情况比较

      地区贷款额 占比 货款满足率(%) 差异 差异形成的原因

      (亿元) (%) (平均68.5)

      (+或-)

      东部地区 313.149.574 5.5 (1)东部企业信用等级较高。A级以上企业占60%

      (2)负债率低。资产负债率在65%以下的企业占58.2%

      (3)盈利水平较高。资产利润率为2.4%,高于平均

      水平0.8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 172.4927.3

      64.7-3.8(1)中西部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平均水平、盈利能力较东部地区低,

      由此导致贷款满足率低于东部企业,也低于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 146.9723.2

      61.6-6.9(2)中西部金融机构资金实力较弱民是贷款满足率低的重要原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2》相关资料整理。

      从调查结果看,银行未批准贷款的理由依次为:(1)企业经营方面存在问题(欠息、逾期贷款、逃废债、挪用贷款)占23.6%;(2)企业无抵押或担保占23.5%;(3)银行无贷款权或无资金占19%。

      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服务的评价分别为:(1)审批时间长占27.4%;(2)手续繁琐占26.5%;(3)手续简便、服务到位占17%;(4)银行对企业了解不够占14%;(5)贷款政策不透明占11%。[1](P722)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以及为国家宏观调控战略服务的国有银行体系。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发展缓慢,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由于历史、地理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而处于更加落后的状况。

      二、西部乡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西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经营层次低的问题。西部县域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小煤矿、小砖厂、小酒厂、小粮油、小石材、小水泥等原材料初级开发和加工领域,产品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差、科技含量低严重制约着企业市场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其放贷的意愿。

      2.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渠道原本就十分有限,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又开始调整市场定位,实行集约化经营,对其分支机构进行撤并。在机构撤并和人员调整中,西部地区首当其冲。据对内蒙古兴安盟的调查,2001年9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机构170个,较1998年末减少121个。在一些地方,由于银行和信用社都撤并了,有8个乡、镇(苏木)形成金融机构空白。[2]第二,从资金需求市场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对的是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经营规模狭小,且对贷款额度需求不大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它们急需发展资金,但又普遍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有效担保和抵押资产。第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信息透明度不高,加大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所以,在国有金融撤出、地方中小金融缺位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只有靠一些非正规渠道和不合法手段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对全市100户中小企业及相关金融机构的调查,由于融资渠道狭窄,不少中小企业不得不靠民间借贷、内部集资,甚至相互拖欠来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表2 新乡市100户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万元

      除贷款外其他资金来源

      2000年2001年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民间借贷 950 13.0

      850 10.9

      内部集资 423657.8

      5526 71.0

      拖欠 146920.1

      1680 21.6

      其它 461 6.3104 1.3

      合计 73251007781 100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2》。

      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影响了融资效率的提高。自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截至2002年末,我国共成立贷款担保公司848家,注册资金183.72亿元,可用担保资金总额242.33亿元。资金来源以政府出资为主。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保险机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目前在保中小企业户数仅为中小企业总户数的13%左右。二是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有限,担保功能薄弱。三是担保收费太高,使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四是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手段还比较落后。据调查,目前仅20%左右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大部分担保公司仍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或再担保乃至互保。五是贷款抵押物评估环节多、收费高、时间长、适用期短,而且主要集中在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上。[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