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千家浙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企业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虽然浙江民营企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少困难。据调查显示,目前生产用电、人力资源、生产用地已成为阻碍民企进一步发展的前三位制约因素。 (一)用地问题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为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4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经整顿,浙江全省开发区(园区)已从原有的758个减少到134个,目前规划面积已缩小到1257.06平方公里,比整顿前减少了近2/3,撤销的开发区个数和规划面积分别占原来的82.3%和72.5%。“土地叫停”对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目前许多民企期望的生产用地面积与企业实际所占面积存在较大缺口。调查显示,上规模民营企业平均拥有生产用地56130.56平方米,其中44.90%的企业要求扩大生产用地面积,平均每户希望达到103004.51平方米,新增幅度为83.51%。由于省内土地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导致许多企业到土地资源相对宽裕的内地寻求投资发展,而内地相对沿海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出口,工业配套设施也不齐全,加之企业在外迁过程中中断了原本成熟稳定的产业链,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另外,土地资源紧张,项目用地指标难以落实,使招商引资难度日益加大,有些项目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进入实质性的建设。 表1 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困难 序列第一位比率 第二位比率 第三位比率 平均率 名次 税费负担 12.55 8.656.11 9.10 6 生产用地 18.51 7.214.51 10.083 融资 11.93 10.62 6.11 9.55 5 市场开拓 8.829.5710.77 9.72 4 人力资源 10.56 18.48 13.54 14.192 企业管理 3.7311.40 11.35 8.84 7 技术力量 3.536.8211.64 7.33 8 生产用电 17.02 17.56 19.94 18.171 (二)用电问题 综合此次调查结果,缺电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52.44%的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平均每月停电达11.32天。电力资源短缺,已经对民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电力短缺所带来的直接损失。电力短缺,使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优势被削弱,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产量增长率同比急剧下降,净利润也大幅度下滑,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壮大。表2中的民营企业都位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中,但2004年由于缺电而造成营业额减少的幅度平均近20%。为了保证按时交货,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自购发电机维持基本生产。据统计,民营企业中有42.46%经常靠自发电维持生产,截至2004年5月底,全省自发电机用户高达83693户。自发电加大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且生产效率低,导致企业成本大大提高。据杭州市初步测算,平均每度电可以创造产值22.44元人民币,创造利润1.36元,而自发电成本每度高于普通供电成本0.6元左右,仅此一项企业全年将增加成本26亿元。 表2 部分上规模民营企业因缺电造成的损失情况(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2003年度 2004年度预计 2004年因缺电减少收入营业总额减幅(%) 营业收入 净利润营业收入 净利润营业收入 净利润 浙江恒逸集团 53.8 1.835 903 15116.7 杭州华东链条总厂 2.48 0.134 1.39 0.204 1 0.07433.9 浙江华达通讯集团 7.32 0.382 8 0.42 1.5 0.1 18.8 华立集团 67 3.6 100 5.5 4.5 0.5 4.5 万丰奥特集团 20 2.2 252.9 5 0.8 20 海亮集团 31.020.764 421.1 8.4 0.22 20 奥克斯集团 72 4 100 4.5 6 0.3 6 浙江柳桥羽毛公司 9.3470.129 120.16 3 0.04 25 浙江翔盛集团 14.860.698 251.25 3 0.25 20 2.电力短缺所带来的间接损失。缺电不仅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令很多企业“有劲没处使”,空有机器和工人却不能开工。由于一般拉闸限电的时间较长,即使在有电时企业赶工,也无法完成计划产量,不少订单不能按时完成,合同不能履约。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不能履约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是一时,而对企业信誉的负面影响却是长期的。这种无形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有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