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温州模式”的精髓与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立军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内容提要:

“温州模式”已经经历了初创、发展两个阶段,目前开始步入转型与创新的新阶段。“温州模式”在上述各个发展阶段均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务实品格、变通能力和创新精神;“温州模式”的动力源来自于温州的老百姓,来源于温州在民间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归属明晰、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温州模式”的实质是一条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命运,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目前,温州经济正处在历史性转变的关口,“温州模式”也将得到创新与提升。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温州模式”的发展阶段与精髓

      (一)“温州模式”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2年是“温州模式”的初创阶段。在这一阶段,“温州模式”以“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小城镇”为主要特征,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的基本标志是:①桥头纽扣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宜山再生腈纶市场等十大专业市场的形成;②桥头、金乡、钱库、柳市、虹桥、白象等小城镇、尤其是龙港农民城的崛起;③20万购销员大军及其所联系的无数前店后厂式的手工工场或家庭作坊的出现。温州第一代改革家们的大胆实践及其明显绩效,使全国各地的人们既充满疑惑,又看到了希望。当时,温州市的领导者们一方面在实践中放任民间自发的改革,另一方面又迫于传统体制、传统观念的压力,极力回避“温州模式”的提法;而全国各地的学术界、经济界、新闻界人士却对温州心驰神往,上海《解放日报》于1985年5月12日刊登报道,首次提出“温州模式”,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讨论和争论。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至2002年,“温州模式”进入了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温州模式”以“私营企业+产业集群+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实现了群众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这一阶段的基本标志是:①正泰、德力西等一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崛起;②柳市低压电器等专业化的产业区的建立;③市场扩展、产业集聚发展与温州、瑞安、乐清等大中城市扩张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温州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城市”之一(注:温州继2000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后,又由于较高水平的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于2003年底被世界银行评为“全球最具活力城市”之一。),温州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位居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城市第一位。(注:笔者根据2003年有关省(区、市)的统计年鉴,排出2002年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是:温州14591元、上海13250元、宁波12970元、义乌12741元、绍兴12133元、台州11817元、杭州11778元、湖州11388元、舟山10985元、嘉兴10757元、苏州10617元、无锡9988元、常州9933元、南京9154元、南通8640元、镇江8202元、扬州7833元、泰州7788元。)

      近几年来,由于苏南、浙北等地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和对外开放度提高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一些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对“温州模式”表示高度赞赏的学者和其他人士对“温州模式”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当前,一些学者之所以对“温州模式”的前景产生忧虑,主要是因为2003年温州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现象。例如,温州的GDP、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省的排位持续下降;该地区引进外资明显滞后于苏南、浙北(注:温州2003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如下:GDP总量为1215.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杭州为2093亿元,宁波为1769.9亿元);增长率为14.5%,居全省最末,即第十位(衢州、丽水两个欠发达地区并列第九位,为14.6%)。财政总收入为151.8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宁波为330亿元,杭州为329.7亿元);增长率为20.2%,居全省第十一位(舟山列第十位,为20.8%)。温州的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2亿美元,仅高于衢州(0.2亿美元)、舟山(0.18亿美元)、丽水(0.1亿美元)。以上数据系笔者根据浙江省温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整理得到的。);温州的大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且纷纷迁址上海;城市化进程较为迟缓等。

      (二)如何认识“温州模式”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在温州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对此人们必须正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温州模式”就此衰败或趋于消失,而是“温州模式”即将或正在进入以转型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阶段的前奏。对“温州模式”的生命力的判断,不宜只着眼于一两年,而应看中长期。改革开放之初,在浙江省的三大经济区域中,杭州湾经济区(含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自然条件最好,经济基础最强,人民生活水平最高;温台沿海经济区(含温州、台州)自然条件较差(人均耕地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国有工业所占比例甚低,农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内陆经济区(含金华、衢州、丽水)的经济基础、人民生活水平与温台沿海经济区相差不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所提高,且大体形成了杭州湾经济区属发达地区、温台沿海经济区属较发达地区、金衢丽内陆经济区属欠发达地区的格局(见表1)。

      根据笔者所主持的课题组的计算,浙江省三大经济区域1988~2001年GDP年均增长率,温台地区为15.74%,杭州湾地区为13.6%,金衢丽地区为12.22%,温台地区分别高出杭州湾地区和金衢丽地区2.14个和3.52个百分点(见表2)(陆立军等,2001)。

      表1和表2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区,并不是自然条件最好、经济基础最强、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杭州湾经济区,而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差的温台沿海经济区。即使在2003年,温州的各项经济指标与自己的纵向比较,仍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例如,GDP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尤其是2003年,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35元,高于包括宁波(14277元)、杭州(12898元)在内的全省其他各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548元,高于全省

      平均水平(5431元)。这说明,尽管目前温州经济发展出现了种种困难,但“温州模式”的动力源并未消失,“温州模式”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表1浙江省三大类经济区基本指标(2002年)

      

      注:①2002年,全省人均GDP为16838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