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模式问题,不仅是个理论课题,更是个现实的政治难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新的伟大的工程”奋斗目标。但是,究竟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党,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仍须全党同志不断地探索。这里笔者就建构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的几个问题作一理论分析。 一、建构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的依据 1.“走自己的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历史经验。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建设成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没有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在实践上也没有局限于当时作为样板的“苏共建设模式”,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党的建设“中国化”的历史任务。这一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党建模式,刘少奇在《论党》这篇经典文献中作了这样的高度概括:第一,要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第一位;第二,采取整风的教育方法,去改造一切反映在党内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第三,把党的发展过程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日益相结合的过程;第四,把党的建设过程,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同党与资产阶级关系与武装斗争的关系密切联系着。这就是以毛泽东命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设模式。运用这一建党模式,我们成功地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这是世界政治史上罕见的壮举。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珍重。 2.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内在的客观要求。 从党的指导思想上看,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行动指南的政党,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所以,“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理解”(同上书,第614页),就不可能真正领会它的精神实质, 就不可能真正运用好这个“批判的武器”以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因此,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只有时刻牢牢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起到武装全党的作用。 从党的阶级属性和民族属性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成员,除了具有工人阶级的一般特性之外,还具有本国工人阶级固有的阶级特点;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中国共产党人也承继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积淀,体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党的这种阶级特性和民族属性,决定了党的建设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3.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从理论上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包含着内容十分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如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这些十分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整个理论体系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那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建设理论不可能不具有中国特色。 从实践上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内在地包含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实现这个艰巨的建设任务,只能从我们的党的建设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并进行革新和创造”(同上),努力探索符合我们国情党情,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建设模式。除此,别无它途。 二、构建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 反思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党的建设实际,笔者认为,在建构有中国特色党的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民族性原则。 遵循民族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实现党的建设“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方式。民族性原则要求:党的建设要立足于我党所面临的特定的建设环境和条件,从我党的建设实际情况和现实要求出发,“走自己的路”;在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上,要批判地借鉴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模式的“合理内核”,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建设方式。邓小平讲:“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