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是在争论中诞生和发展的。作为20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美学学说,实践美学曾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起过巨大的作用,但由此引起的争论与批评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型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确立,一部分学者认为实践美学只是适应中国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需要,而当这种社会需要不再存在的时候,实践美学也就过时了,它应该或者似乎已经被超越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实践美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所确立的一些基本美学理论有着解释美学和哲学问题的极强的辐射能力。因此,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那样,实践美学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失去了对中国社会审美文化问题的解释和分析的能力;相反,其基本原理依然可以对许多审美文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带着这些问题,2004年9月18日至2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所合作召开了以“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为主题的国际美学研讨会。实践美学的创始人李泽厚先生出席了会议,聂振斌、滕守尧、赵宋光、杨恩寰、梅宝树、邢煦寰、卜松山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一些近年来活跃在美学和哲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圆桌会议,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体现了圆桌会议的平等精神。包括李泽厚先生在内的学者的发言,可以随时被打断,被反驳。会场气氛热烈而紧张,活跃而严肃。虽说是众声喧哗,却又有共同的主题;虽说有规定的讨论议题,讨论的思路和问题却又有着相当程度的自由。这里,真正体现了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创造了学术讨论的无拘无束却又严谨规范的真正的学术气氛。 这次会议,事先确定的议题有五个:“实践美学中的理性是否压倒了感性?”“实践美学中的哲学是否代替了美学?”“实践与生存是何关系?(总体是否压倒了个体?)”“实践美学是否与当代审美文化脱节?”“实践美学的问题与前景(工具与符号的关系)”。讨论基本上围绕着这些问题在谈。但具体讨论时,由于现场气氛的自由而活泼,人们的思路并不局限于这些问题。因此,下面根据会议的实况,分为五个问题来叙述。 一、实践美学的主要贡献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和评价,与会者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与会者认为,实践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学说,是中国美学家所创立的具有原创性的美学理论。它从美学的本体论到诸多具体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解释,其理论视野宏阔,论述高屋建瓴,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使它具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实践美学不仅能够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上占一席之地,而且也是20世纪中国美学对于国际美学界乃至人类思想史做出的理论贡献之一。 不过,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具体讨论和研究实践美学存在的问题,是基于中国美学的现状提出发展美学理论的设想与对策。因此,与会者的立足点不在于肯定实践美学的成就,而是提出问题。关于实践美学存在的问题,徐恒醇在“实践美学中理性和感性的关系问题”的主题发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李泽厚先生理论的缺点在于其理论疏于规范性和存在思维的跳跃性,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就理性和感性问题而言,李先生认为人的感性区别于动物的感性,在于人的感性中渗透和融入了理性。这种观点过于现代化了,从历史本体论角度来说未必恰当。徐碧辉在“实践美学的历史与问题”的专题发言中概括了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又分为几大类。其一是需要进一步展开论述的命题,如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问题、“以美启真”和“以美储善”的问题;第二类则体现了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本身的内在矛盾性,不解决这些问题,实践美学进一步的发展将变得很困难。如工具本体、情感本体和度本体的关系问题。所谓本体,在这里的含义是指什么?诸多本体的存在,是否会消解本体?聂振斌批评道,实践美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唯物主义一元论,把美的本质和起源混为一谈,把心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培养混为一谈。艺术创作到物质实践中去找原因,忽视艺术本身的精神性。李先生的体系中,从工艺社会到文化心理结构,是一个精美的体系。但总是把问题归结到工艺社会结构。而事实上,有些东西却是独立的,比如儿童的成长就取决于教育。 显然,这些批评都相当直率,所提出的问题也都相当尖锐。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对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建设性的理论所存在的问题的批评,是一种建设性的批评。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正是因为对实践美学的理论潜力和发展前景抱着巨大的期待。 二、工具本体与情感本体 在李泽厚先生的著作中,有多个本体:工具本体、历史本体、心理本体、情感本体、度本体等等。在讨论中,争论最激烈的也是关于这些本体。一些学者认为实践美学中问题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这几个本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本体的内涵,它们都还不是很清楚。有的认为这些本体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而不加区别地使用容易引起混乱。 在18日的专题发言中,徐碧辉认为,新感性和情感本体的提出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它直接关系到美学甚至哲学在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在于,情感本体实际上是消解了本体,情感本体就是无本体,审美形而上学即没有形而上学,因为它的“形而上”就在“形而下”之中。李先生说,“既无天国上帝,又非道德伦理,更非主义理想,那么,就只有以这亲子情、男女爱、夫妇恩、师生谊、朋友义、故国思、家园恋、山水花鸟的欣托、普救众生之襟怀以及认识发现的愉快、创造发明的欢欣、战胜艰险的悦乐、天人交会的归依感和神秘经验,来作为人生真谛、生活真理了。为什么不就在日常生活中去珍视、珍惜、珍重它们呢?为什么不去认真的感受、体验、领悟、探寻、发掘、敞开它们呢?”(李泽厚《哲学探寻录》见《世纪新梦》30~31页)但是,所有这些情、爱、恩、谊、义、思、恋,等等,如果没有一种形而上观念支撑,它们就无法在理论上得到说明,也无法在实践上去践履。因为,这些东西完全是靠人的内在心理自觉去体验、去感受的。而体验和感受都是个人化的,不具备普遍性。没有形而上观念的支撑,情感本体必将流于即时行乐、纵情肉欲的肉体之感性,而非真正的审美的心灵之情感。因此,情感本体如果要建立起来,还是需要某种形而上的观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