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5)03-0127-07 清美即清淡之美,是与浓艳之美相对的一种美的风格。对清淡美的崇尚,是唐代中期 以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影响程度之大、时间之长,很值得我们研 究。而以往的美学研究,大都关注于这种美的具体表现形态,对清美的文化思想成因缺 乏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就哲学渊源而言,道家是清淡美的思想之源。“道”是道家 的最高哲学范畴。“道”之性为“清”、“真”、“自然”,由“道”性所体现出的美 就是清淡之美、清真之美、清水芙蓉的自然之美。那么,再进一步追问,道家的清美意 识又是从何而来呢?我们就需要把目光投向远古,从先民们赖以生存的这方水土和他们 的信仰中寻找深层的答案。 对于审美艺术而言,审美意象是关键所在。美是具体的,审美活动始终都伴随着具体 、鲜活的形象,这是它与科学活动最大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体系,由于价值和信仰以及 民族性格的差异,总会选择不同的审美意象,然后按照这种文化的心理结构(心理模式) 把具体的审美意象整合在其文学艺术当中。每种文化都有它们独特的审美意象。比如西 方文化用完美的的人体来代表最高的美,凸现人的主体意识。他们表现神的风采用人体 ,表现大自然的美也用人体。而中国古人由于长期自然农业经济的缘故,人与自然的关 系亲近而和谐,文学艺术习惯从大自然中寻找具体的物象作为美的意象,表现其审美理 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孔子的“比德”说,以山、水比拟君子的品德。宋元时期 更形成了“四君子”的说法,把士大夫清高、孤傲、正直的品德寄托在松、竹、梅、兰 等自然物象上。 那么,从文化源头上看,哪些自然物象最早与清美意象的生成有关并具有“原型”的 特质?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这就是水、玉和月。 一、水崇拜与尚清 对于尚清文化心理源头的探索,韩经太先生的《清美文化原论》是目前为止较有深度 的一篇学术论文。作者认为,“水源思维”和“水境”玄鉴是尚清文化的逻辑起点。在 早期文化中,“水”具有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意义,同时,那被提升到终极思考层面的 “水”的知识积淀,主要集中在由“镜”与“清”这两个概念所表现的水清可鉴的经验 基础上。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美文化典型的原生形态,可以说是“水镜”识鉴 意识。[1]对此结论,我们基本赞同,但还需作一些补充和深化。正如作者所说:“郭 店简《老子》‘太—生水’章的宇宙生成论,与古希腊泰勒斯的‘水为万物之源’说相 通。”[1]也就是说,无论中西方,均存在着类似于“水原思维”的思维方式。 我们再看两个创世神话。一个是印度梵天(Brahma)的故事:“本无日月星辰,虚无及 地,唯有大水。时大Adam(梵天的别名)生,形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石破为二段,一 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外道小乘涅槃论》) 在印度的创世神话中,我们看到,梵天创造宇宙之前,一切皆空,“唯有大水”。水 显然具有先于天地的意义。 再看我们较为熟悉的西方基督教的宇宙创生神话:“太初有道(logos),圣灵创造了天 地,天地之间本来一片混浊,圣灵运行于水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光。上帝把光 明与黑暗分离,于是有了昼和夜。这就是第一日的创造。”(《圣经·创生记》) 在希伯来人所建立的这个宇宙创生模型中,最初混沌的天地中,只有“圣灵运行于水 上”。水依然具有先天地万物之生的特征。神话不同于科学,但是一个民族的神话中所 积淀的是这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文化心理,并不是毫无现实根据的胡编乱造。 所以,这些创生神话所传达的水先于天地而生的观念是可信的。既然“水原思维”普遍 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那么,何以只是在中国古代,由这一原始思维方式发展而形成 了一种强大的审美文化心理,其他民族并非如此?我们认为,还需要结合古代农业文化 中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来深化这一论题。 水在中华民族先民的生活和观念中具有突出的意义。水和土对于农业文明而言是关键 性的条件,这还是第二层的。水首先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已发掘的 古代文化遗址中,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无一例外均选择近水的高地,择水而 居。如果从更深一层来说,古人还认为,水是万物之源,而且人的生命就是由水构成的 。水为万物之源的说法,除了《管子·水地》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 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之外,三国时的哲学家、科学家杨泉说得 更明白: 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太平御览·天部》引) 古人还认为人的生命本质就是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管子· 水地》)在传统的“五行”的排列中,水被列在了首位: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九畴·五行》) 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周书·小开武篇》) 水、火、木、金、土、谷,谓之六府。(《左传·文公七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