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5)03-0077-07 生态美学是1994年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注:李欣复:《论生态美学》,《南京社 会科学》1994年第12期。)2001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生态美学研讨会上,受国内 外诸多学者的启发,我提出了“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注:本文以2001年10月本人在 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在我看来,生态美学 是一种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本身还不能构成一个新的美学学科分支,只能是美学学科在 当代新的发展、新的延伸和新的丰富。很明显,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是建立在当代生态文 明时代生态存在论哲学观的基础之上的。正是从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观的独特视角,我 们才拨开迷雾,真正认识到人所具有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并由此产生了一 种由人的生态本性出发、包含着生态纬度和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新人文精神。从这一新 的理论视角出发,有必要对当代哲学理论、美学理论等给予必要的价值重估。 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人类社会方面来说, 工业文明的畸形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重大污染破坏,这在严重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 同时,也促使人类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探索超越之路。目前,人类社会正 处于由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或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1962年,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莱切 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万物复苏繁茂生长的春天走 向寂静”的深刻寓意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引 起巨大反响。1970年,美国举办了第一个“地球日”,它标志着“生态学时代”的到来 。1972年,联合国召开首届环境会议,发布《人类环境宣言》。1991年,美国著名世界 观察研究所发表《世界情况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点,一个新的时代 即将来临”,在这个新的时代中,“拯救地球的战斗”将“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旋 律”(注:余谋昌:《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我国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重视起生态问题,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 观,并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的转型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 来,必将引起思想理论观念上的重大变化,其重要表征就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被漠 视的自然纬度开始进入到当代学术思想的视野之中。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工具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 占据绝对优势,自然处于被主宰的地位。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很 大的变化,人类思想理论的焦点逐渐转移向自然和环境,各种生态理论层出不穷。“人 类中心主义”观念受到严重挑战,自然的地位逐步提高,乃至被提高到关乎人类生存的 本体论高度。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观以及有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其最重要的代表。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提出“深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纬度引 入哲学、价值理论、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阐述了“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 态共生”等一系列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观念。1995年,美国生态理论家霍尔姆斯·罗 尔斯顿Ⅲ[Holmes RolstonⅢ]出版《哲学走向荒野》一书,提出哲学的“荒野转向”[ wild turn],他指出:“衡量一种哲学是否深刻的尺度之一,就是看它是否把自然看作 与文化是互补的,而给予她以应有的尊重。”(注:[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 走向荒野》代中文版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从而正式确立了“自然 纬度”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样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理论家大卫· 雷·格里芬[Griffin D·R]提出更具当代性的“生态论的存在观”,(注:[美]大卫· 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4页。)将生态问题与 人的生存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生态存在论哲学作为哲学学科的前沿方向开始引起人们的 高度重视。中国生态理论家余谋昌对当代生态理论的存在论内涵也有极好的阐发,他反 复强调说:“人的生命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人与自然作为完整的系统,人对自然的 态度也就是对自己的态度,人对自然做了什么也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的损害 也就是对自己的损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保护地球是人类生存的中心问 题”。(注:余谋昌:《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7页。)除了 学术界以外,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也深刻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 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注:胡锦涛:《在中央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4年4月5日。)将生态环境看作 是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经济学、哲学领 域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作用。总之,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 态存在论哲学观的提出,为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人的本性、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一系列 哲学美学问题,不仅提供了时代的条件与前提,同时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理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