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

——兼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李西建(1955-),男,陕西大荔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 究方向:消费文化学,美学。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是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审美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美学研究史上出 现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消费时代作为全球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改变了人 类审美既成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形成新的消费意识形态,导致当代审美转向更广泛的文 化、生活领域;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重要表征是转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核心是人的 日常生活质量及价值形态的重建。消费时代的审美观念与实践也呈现出诸多的矛盾与问 题,需要美学研究中的深入思考与辨析。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5)03-0013-06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重要 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起西方马克思 主义、后现代等重要思想家的不断思考与探索,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时代 的审美问题,亦突出成为中国美学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 要的问题性所在,是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审美活动面临的新问题。从某种意义看,新世纪 中国美学的发展,必须正视和思考消费文化语境下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中产生的 新问题。

      一、消费时代: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除了引起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普遍化等现象的出 现外,消费意识形态的扩展、乃至消费文化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特征。 应当说,无论是民族艺术与文化的变化,还是人类审美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消 费时代这一特殊的文化语境,并无一例外地受其影响与制约。

      消费时代何以能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西方后现代思想 家的研究为此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思考。在他们看来,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而在 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主导方面是消费文化,审美观念和艺术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或 泛化的过程,并日益蔓延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常生 活的审美化趋势与普遍的消费意识形态。

      英国后现代理论家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消费文 化,这一过去一直都是一种附带性的研究题目,一直被认为是派生性的、边缘性的、女 性化的,是生产和经济这些更男性化的中心领域的对立物。但是在现在,消费文化在社 会结构和文化系统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 社会组织内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的新阶段。[1](P3)费瑟斯通何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依据主要源于他的消费理论。他认为,“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 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1](P123)因为消费是后现 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化消费,引起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 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既使后现代形成一个同质性、齐一性的 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反叛、颠覆合法化。“如果说,‘资本逻辑的 运作起源于生产’这个论断是成立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存在这样一种‘消费的逻辑’ ,它表明有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 来。”[1](PP22-23)按照这位思想家的理解,决不能把消费社会仅仅看作是占主导地位 的物欲主义的释放,消费文化是整体性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并 广泛渗透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最大限度地占据个体主宰的自由时间。由此可 见,费瑟斯通不是简单地排斥或否定消费文化现象,而是充分注意到消费在信息活动社 会具有的核心地位和特殊意义,以及消费活动对社会结构与文化语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与费瑟斯通的认识相比,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更注重理解消费文化的整体性与 能动性。在他看来,当代“消费”的特定含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产活动相 对的对于产品的吸纳和占有,它不同于过去那种把生产看成是主动的,把消费看成是被 动的认识。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是一种“能动的关系结构”,其对象不仅是被消费 的物品,而且有针对消费者周围集体和周围世界的意义。所以,消费是一种“系统活动 形式”,一种“整体性的反应”,我们应从作为一种社会型态的基础的意义上来理解所 谓消费,因为它对社会进行新的划分;而消费的物品也构成一个分类系统,因为消费品 反过来又成为社会行为和社会群体的一种代码和标识。[2](PP270-271)鲍德里亚研究的 深刻性在于,他清醒地看到了当代人类的消费行为对个人物质的实践活动的超越。即消 费既不是纯物质性的活动,也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消耗或“繁荣”,而是一种新的活动 系统与一种特殊的意义结构。在此基础上,一个消费社会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消费者 充分调动起来,对于一切需求都实行心理垄断,从而使消费方面的一致与生产方面的完 全控制达到完美统一。鲍氏认为,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不同,此时的垄断体系将 “消费”作为控制一切的因素,而这种消费不同于过去所谓的“富裕”,它成了一种战 略性的控制、预期性控制的标志。消费对于社会生产的作用,甚至成了生产活动的主宰 因素,它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代码。[2](PP279-280)

      依据以上论述,无论是费瑟斯通所讲的消费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还 是鲍德里亚所提出的消费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形式”,这些见解均表明,在消费时代, 人类社会已客观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消费意识形态。所谓消费意识形态, 是指在人类普遍存在的消费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 它代表了消费时代的社会心理特征。诚如法兰克福学派所分析的那样,生活在丰富的消 费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会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影响,服务于这种主导的社 会消费意识,而且也促使大众默认和接受这种意识形态。杰姆逊也曾分析到,在当今时 代,文化逐渐与经济重叠,我们已经看到了后现代主义复制或再造—强化—消费资本主 义逻辑的方式。“新的消费类型;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和风格的急速变化;广告、电 视和媒体以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方式对社会的全面渗透。”[3](P19)“在这个新阶段中 ,文化本身的范围扩展了,文化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 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 场生产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折和角落里被消费,人类 开始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存在经验及文化消费的关系中。”[3](P1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