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美学与上海城市精神

作 者:

作者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 研究生部,上海 200234/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 00234 陈伟(1957—),男,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 究/翁晓玲(1980—),女,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文艺美学研究。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都市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现代化小康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上海城市精 神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美学是以都市的眼 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和审美形态,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正是都市美学理论在现实 社会中的实践。都市美学为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内容及实现途径 ,同时在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中也推动了都市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成熟。都市美 学与上海城市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适应。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一门学科中不同分支的崛起和繁荣,亦与社 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说,理论形态的美学在古希腊的形成,与古希腊的城邦制 度和以工商经济为重心的社会精神密切相关;那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背 景下,立足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打造新型的城市精神,则必须发展与此相应的都市美学 和审美文化形态。这也是美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体现。

      一、都市美学与上海城市精神

      都市美学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审美状态。众所周知,在人的社会能力中,“知” 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人类要不断地发展,必须同步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与 “知”有关的成果被称为“真”,也就是人所把握的客观规律。“意”与人的实践能力 有关,人类要不断地改善自己周边的环境,就必须把掌握的客观规律应用到改造世界的 实践中去。这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其成果被称为“善”。“情”与人的情感能力有关, 其中大部涉及想象和理想。人类要持续地前进,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 而要不断为自己树立奋斗的目标,不断提出追求的理想,这些富有情感色彩的理想就属 于“美”的范畴。所以,马克思认为,人是按照美的尺度来从事实践的。这个“美”就 是实践的审美状态。美是一个实践性的范畴,因此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古代社会, 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的大部分精力花在解决温饱上,所以“美”的含义即“羊大为美” 。有关美学思想的内容也与农耕社会的理想和追求分不开。[1](P335—352)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正在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在这个背景下,尤 其处于现代化建设前沿的大都市上海,与之相适应的美学形态和研究这种美学形态的学 科,必然应该是崭新的,并且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的。那就是都市美学。都市美学并不 是研究都市中的美学问题,而是立足都市,以都市的眼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和审 美形态。在中国,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美学形态与都市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国的现 代化过程也是经济由农业占主要地位逐渐向工业占主要地位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导致民众的居住生活状态快速从村落化转向都市化,所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 现代化小康社会与都市化有着不解之缘。都市社会的美学形态和审美文化属于都市文化 之一种。都市美学的应运而生即与建设都市文化、打造都市精神联系在一起。

      上海作为五方杂居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代表。在中国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上海的城市精神应该与上海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应该对 全国的现代文化的建设起表率和引导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呢?上海是 国内最早提出城市精神概念的城市之一,在上世纪初,上海各界就对此进行了大范围讨 论,在1919年6月至7月的《申报·自由谈》专栏中还连载了由一之撰写的“上海住民之 特性”系列,其中列举了当时上海市民的20种特性。走进21世纪,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 城市寻求着“海派”的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起上海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代表着 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是法制观、公德观、民俗观、审美观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呈现。当 代上海城市精神应是富有上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多元化的。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 以下四个方面:

      1.“爱国守法,顾全大局”。上海是中国的上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时刻保持一 颗赤热的爱国心。强大的国家为上海跻身世界提供有力保证。上海要腾飞,必须要树立 起大局观念。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步伐拓展“长三角”概念,将长江三角洲联合互动起 来,这不仅为周边城市提供了机遇,也使自身的经济体制更趋完善。上海在全国还有8 个结对扶贫地区,为之提供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加快其脱贫进程。上海正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奉献着一份力量。上海在发展经济的 同时,要遵守法律准绳,加强自身法制建设,健全、成熟法律法规,为建立一个民主、 有序的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2.“诚信竞争,进取创新”。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之下,竞争是难以避免的,市场就 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适者才能生存。2000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上海要转型成功,势必要参与 到国际竞争之中,而要在竞争中获胜,诚信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平等才能互 利,以诚信公平作为竞争前提,努力打造城市信用品牌,在国际上树立上海良好形象。 同时,上海要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来开拓进取,卓有成效的创新活动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海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面向国内到跨出国门,直面国际竞争。进取创新精 神能使上海更具竞争力,加快与国际社会的融合,使上海永葆活力。

      3.“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开放中的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着多元的 文化,有着高速的经济发展,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的、国内其他城市的注意,上海 已逐步发展为一个新型的移民城市,这也给上海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各个 地方、各个国家带来的异质文化,也不断渗透进上海的本土文化之中。上海要有海纳百 川的胸襟,引进各路人才来建设新上海。而且,在不排斥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时也 要去芜存菁,将外来文化逐步融合到本土文化之中,使之形成独具特点的新上海文化。

      4.“科教兴国,提升素养”。一座城市的发展应是立体的、全面的,在抓物质硬件建 设的同时,也要提升文化素养。城市市民素质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软指标,城 市对外的形象其实就是每个城市个体形象的综合反映。上海市民要做“可爱的上海人” 。这就需要加强科学教育,加强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多层面地来建构上海市民素 养。

      二、都市美学在塑造上海城市精神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