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者与开拓者

——王朝闻美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430072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王朝闻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与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毛泽东的《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对文艺创造中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特别是欣赏与创造的关系、怎样使作品具有 高度艺术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创造性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他为主编全国高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付出了很多心血,此书的写成和出版,在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晚年对“审美关系”的研究,为建 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论及如何提高主体的审美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朝闻的美 学研究继承了与西方哲学家的美学不同的,中国鉴赏家、艺术家的美学传统,由此形成 了其美学的独特形态。王朝闻提出的一系列根本性的美学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王朝闻同志是我多年来所尊敬与眷恋的前辈、师长与友人,我中青年时代的生活与工 作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和他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去世使我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痛苦中。 后来忽然想起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晚年对《古诗十九首》中“人生非金石,岂能长 寿考”这句诗的体会,这才使我的痛苦渐渐缓解。同时又想到他虽然走了,但他为我国 文艺事业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所作的贡献,是能像“金石”那样“长寿考 ”的。他留给我们的千万余言的著作,有如深山大泽,足供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 需要出发去探寻,从中找到许多深刻的、有益和有用的东西。

      在中国,较系统地输入与介绍马克思主义美学,始于上世纪30年代“左联”成立之后 ,这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将马克思 主义美学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社会、革命、文艺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全面而实际地 解决“左联”所提出的创造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无产阶级文艺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在 实践中不断探讨的历史性的课题。王朝闻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播和发展中占有不 能忽视的重要地位,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建设者、开拓者之一,并为此做出 了独特的贡献,他的美学思想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从简平同志所编的《王朝闻艺术活动年表》可以看出,王朝闻是从1929年开始到1940 年,在“左联”和鲁迅的影响下,一步步成长为投身于人民革命和抗日斗争的雕塑家、 美术家,然后又逐渐转向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发生这种转变的,这 是一个和他的美学研究的个性特点相关的、值得加以考察的问题。

      从早年开始,王朝闻的活动涉及许多艺术部门,但他是学雕塑的。他所追求的主要目 标也就是要作一个有创造性而不平庸的雕塑家。由于他以高度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 己所学习和从事的雕塑艺术(这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及鲁迅对他的深刻影响有关),因 此他就不仅仅满足于对雕塑的技术、技法的掌握,而产生了对雕塑的艺术特质和如何创 造性地掌握雕塑艺术技巧的思考。据《年表》记载,王朝闻在1932年于杭州艺专学习雕 塑时,反复阅读曾觉之译的《罗丹美术论》,鲁迅译的《近代美术史潮论》、《苦闷的 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丰子恺的《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这些著作都对他后来 的美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但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罗丹美术论》。从1950年出版的《新 艺术创作论》到1998年出版的《神与物游》、《吐纳英华》,王朝闻多次详细论及《罗 丹美术论》的思想,真可以说是毕生不忘、一往情深。在说明他为什么会高度重视这部 著作之前,我想先来考察一下罗丹的进入中国和他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影响。

      据我所知,最早或至少是较早著文向中国人介绍罗丹的艺术和思想的是宗白华先生。 他于1920年在巴黎多次欣赏了罗丹的雕塑之后,写了《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一文,发表 于1921年3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国》第2卷第9期上。文中介绍了罗丹的雕塑和艺术思 想,中心是在说明罗丹的雕塑和艺术思想使他感到激动,有力地证实和深化了他原先对 美与艺术的思考和看法。这就是认为充满活力和生命的大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 ,“艺术是自然的重视,是提高了的自然”,“艺术的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息 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借着图画、雕刻的作用,扣留下来,使它普遍化 、永久化……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时时地享受。”1979年,宗白华翻译了德国音乐家海 伦·娜丝蒂兹所写的《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一书,次年又写了《形与影——罗丹作品 学习札记》一文,其中说“罗丹创造的形象深深往来在我的心中,帮助我理解艺术”。 鲁迅于1928年在他与郁达夫主编的《奔流》第4期上发表了金溟若所译,日本作家有岛 武郎所著《逆叛者——关于罗丹的考察》,并在“编后记”中说“自己也曾翻译过,后 来渐渐觉得作者的文体,移译颇难,又念中国留心艺术史的人还很少,印出来也无用, 没有完工,放下了”。接着又说:“要讲罗丹的艺术,必须看罗丹的作品——至少是作 品的照片”,并为此而给读者介绍了分别由美国和日本出版的两种罗丹作品集。最后又 明显感到遗憾地说:“罗丹的雕刻,虽曾轰动了一时,但和中国却并没有发生什么关系 地过去了”。但这话现在看来自然是不确切的了。

      以上简略地回顾了一下“五四”以来中国对罗丹的介绍与研究,是要说明罗丹的作品 和他的艺术思想的确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罗丹美术论》谈 的虽然是罗丹从雕塑创作中得来的种种感悟、体验和思考,但已不限于雕塑,而包含了 对艺术与自然和人生的关系,以及艺术创造的特征、规律、技巧等问题的深刻见解。罗 丹生活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年,当时西方的现代派艺术已勃然兴起,但罗丹与任何 一个现代派艺术家都不同。从哲学上看,他并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是与西方哲学史 上的斯宾诺莎类似的泛神论者。罗丹把泛神论应用于他对美与艺术的观察思考,竭力主 张大自然就是美的源泉,大自然无处不美,对于人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因此,他强烈批判学院派中的虚伪的理想主义和公式主义的表现方法,主张艺术家 要返回自然、直面自然、崇敬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然,从最平凡的东西中发现美 。罗丹又是一个热烈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他鲜明地主张艺术要为人生,要努力去表现那 虽然有种种苦难和丑恶,但本质上仍是美的、伟大的人生的奥秘。要使艺术家的作品整 个形式,包含阴影、光、每一根线条,都成为对人生奥秘的深刻揭示。罗丹还热烈地歌 颂肉体的和精神的劳动,主张艺术家应当像一个热爱自己工作的工人那样去完成自己的 创作。显然,罗丹的美学思想,既可以很容易的通向“五四”时期艺术为人生的思想, 也可以很容易地通向“五四”之后,从鲁迅到毛泽东所主张的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既 高度重视艺术的思想性,同时又决不忽视艺术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从中国的美学 传统看,它也可以很容易地通向中国古代的“师造化”,和这一思想最早的奠基者,高 度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庄子的思想。宗白华先生对罗丹的高度推崇和他对庄子的高 度推崇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庄子的哲学,正是中国古代的泛神论哲学(参见拙著《中国 美学史》第1卷老子章和庄子章)。仅就王朝闻与罗丹的关系来看,他不仅从罗丹的作品 和思想中获得了用以论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很有说服力的资料,并把罗丹的某些思想加 以改造而吸收到自己的美学思想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