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4)05-0034-05 问题提出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多重关系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说:“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正是由于人作为自然存在的这种基本状态,也使得人的生存活动就起始于自身生物性的自然之身,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人生存活动的出发点。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趋向自由的,是在多重关系的和谐自由中通向美的。因为美的存在首先就表现为自由的存在,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人的美必然是在自由关系中蕴聚着和谐与平衡,人类必然要在美的多重自由关系中生产和发展着自身。当多重关系失衡,和谐被打破,人便会失去自由,那么美就会被消解,这实际就是生态系统失衡。人类生存的生态关系是一种系统,是多层面的。自然生态关系便是基本的生态存在关系,这是人类与自身自然生存家园的关系,也是生态关系的本义,自然生态的平衡就意味着是人类与生存家园的和谐与自由。生态关系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关系,它的核心意义应该是讲和谐,讲平衡,讲平等,它必然要消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二元对立状态,使之在一致与圆融中寻求和谐。美的多重关系作为自由的关系,其基础也是和谐、平衡、平等,即作为主体的审美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间的一致性。 生态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不在自然,而在于人类自身。它表现为人类(不论是整体性和社会性,还是个体性和自我性)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不断膨胀,欲望驱动力的偏执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攫取,其结果必然是自然资源的存量不断减少,并且是在不同程度上使自然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否定性得以强化,或者就表现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生态关系的失衡必然会打破美的自由状态,人在不自由的状态中生存除了生态环境恶化外,其突出地表征即为精神生态的不平衡。美的自由主导人类生存活动中的精神存在方式,人的精神生态的平衡应该是趋向美的自由关系,它首先应该是消解人类不论是整体性还是个体性存在中的欲望性生存,这不仅是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示,同时也是对自身的终极关怀方式。美的多重自由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支持性作用,实际它们是一体化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对人自身的存在关系中,表现为美的多重自由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则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由平衡而走向美的自由实际就是不断地趋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平衡与自由。 我们讲到人类精神性存在对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支持性作用和一体性,实际上它触发我们深刻地思考如何重新建构已经被打破的平衡,进而寻找新的平衡,显然,这种新的平衡关系必然在美的多重自由关系中去构建,那么,这首先需要夯实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关系的自然生态关系。 中心互换 在多重自由关系中生存的人,其生存关系是一种复合性系统,即自然、人、社会的生态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是这三种存在的合体,相互间的交往与互补就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关系世界。这种生态关系中,任何一方被破坏,人类生存环境都会受到破坏。 自然生态关系本身所展示的平衡与和谐,是自然界的规律性体现。自然现象的存在有自身的价值意义,它表现为自然生态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一种交往、互换与共生的历史性过程,就如同马克思所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P95)否定这种自然生态存在的价值本性,或者只是将自然存在作为人类生存需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或者只是从对立性意义上认识自然,把自然只是设定为对象性存在,并作为征服与改造的对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就人类生存来讲,作为主体性存在物,人类必然要选择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客观环境,如果被动地依附于自然环境,人类只能是停留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其自身的价值无能展示,这种依附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自然中心主义的表现。以人类为中心是向内的,它产生于人类的利益中心主义和片面的发展观,是人类以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为主导的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活动中的短视行为,实际上,这无非就是人类以自身的生存欲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活动;以自然为中心是向外的,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外向性依附和对象性存在,它消解人类存在的主体性地位,将人完全消融在自然存在里面。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生存中的种种病态现象,动摇了人类对自我中心地位的认同,它促动着人们必须思考何以才能解构欲望,摆脱困境,消解危机,恢复健康的肌体,而构筑生态自由境界,使人类不断走向自由性的生存活动。 现代意义上把握人类的生态自由,建构人类生态文明的生存家园,以人类为中心和以自然为中心都是片面的。为此,我们需求中心交往互换,以建构一种复合型中心,即人、自然、社会之间,同生、共存、共同发展的生存视界。在这种复合型的生存视界中,一方面自然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自然对于人类来讲那种否定性的存在会转化为肯定性存在。另一方面人的价值同样会得到体现,它应该是引导着人们主动性的去观照自然、认同自然。复合型的生存视界应该是自由的世界,它不仅会促使自然事物本身去自由地生存,也鞭策人类为了使自然事物能够自由地构建生存世界,而去主动性地维护自然事物的生存和发展,从而认同自然的价值存在,这时人类将成为超越感性、欲望性的人,而成为自由的人。在创造同生共长的生存家园中,人和自然都成为自由的存在物,成为价值的存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存在关系,人与自然的亲合具有无限的、超越性的,面对未来的精神指向,首先是从有限中见诸无限,即在有限的生存世界中开掘无限的生存空间。其次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生态的精神性认同超越现实的、必然的感性欲望。最后是在未来性的,终极意义上规定、理解和阐释人,那么人类必然要深层次地思考自身生存的意义,未来生命的意义,以及对自由追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