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4)06-0049-04 当代西方左翼美学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新左派评论》上发表题为《全球化与政治策略》的文章,尖锐指出,经济全球化直接影响人类的文化构成,在文化层面上,全球化使地方性的文化濒临灭绝的危险,它们只有成为迪斯尼式的、只有成为人造赝品、只有把传统与信仰幻化成为单纯的审美图像,才能生存与再生[1]。因此,詹姆逊号召全世界劳工组织联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国际无产阶级,对全球化做出真正的、能够稳步推进的、具有创新性的政治回应。西方左翼美学的立足点是社会现实,这对我国当今美学研究走出象牙塔,切实把握现实的审美文化转向很有启发。 一 詹姆逊美学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在他的几个独到的范畴上:绝对视域、政治无意识、后现代主义、认知的测绘。 1.绝对视域。绝对视域是詹姆逊美学的核心,指的就是政治视角是一切阅读和一切解释的最终视角。詹姆逊所说的政治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詹姆逊称之为“主导符码”。“主导”其实就是指在所有阐释中的优先地位。阐释模式有不同的形式,用不同的符码。为什么“生产方式”这个阐释符码具有优先地位呢?因为它能打破“封锁线”,直入问题的根本。詹姆逊亲历了各种阐释实践后体会到,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其他的阐释系统都有隐藏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把阐释系统与社会整体分离开来,使阐释成为封闭的现象。例如,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的阐释结构至多深入到家庭这一领域,它再也没有超出家庭领域之外更多的阐释话语,而马克思主义的阐释系统“生产方式”既可包容家庭又可超越这个层面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现实。 2.政治无意识。詹姆逊所言无意识取自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的核心——愿望的达成,詹姆逊的理论中愿望的达成主要是指集体愿望的实现,具体地说,是某一阶级愿望的实现,愿望主要是指乌托邦,即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詹姆逊所言政治有三个不断扩张的视域。在第一个狭义的政治视域中,历史被还原到一系列定期发生的事件和时代危机之中,政权动荡、社会兴衰、阶级等级之间的激烈斗争等从文学、文化文本中透视出来,同样一个文化制品还可以从第二个政治视域来透视。在这个视域中,文本呈现的内容可以被视为阶级话语中的“言论”。关于具体的阶级话语中的“言论”,詹姆逊引进米哈伊尔·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阐明阶级话语在结构上是对话式的,并加重巴赫金所说的“对话”的对抗性性质。在第二个视域中,文本阐释这种重写实际上是把个别文化制品理解为阶级之间意识形态对抗、对峙、论辩的象征性行为。第二视域仍然不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分析的最终形式,同样一个文化文本还可以在更深广的政治视域中解读,这就是第三视域,即生产方式的视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一切文化现象背后最深层的根源在于与这一文化相联系的生产方式。詹姆逊对此推崇备至,把它作为他自己整个左翼美学的理论基石,詹姆逊认为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是下层建筑,其核心是资本增值的具体模式。 3.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把后现代状况置放于庞大的社会系统中来透视,并将它与晚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相联系,揭示出后现代的本质。 首先,詹姆逊从音乐、绘画、诗歌、小说、建筑等各类艺术中排列出属于后现代范围的作品名单,归纳出它们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拼贴。拼贴,即形象复制后的拼接、拼凑。和拼贴相关,后现代艺术普遍呈现出这样一种状况: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体——创作者的独特个性消失、作品风格终结,詹姆逊称之为“主体死亡”。在艺术活动中,风格通常指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风格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追求,伟大的现代主义艺术是以个人风格的创造为基础的。 拼贴、拼凑在文学、影视中突出地表现为文本互涉,即后现代作品对旧情节、旧情景的暗指、模仿、抄袭。詹姆逊认为,后现代电影的拼贴在美学上是有效果的,通过对旧日情节、情景的闪避性的抄袭,大众可沉浸在一种更深的和更适宜的怀旧欲望之中,詹姆逊把这一类后现代特征归纳为怀旧模式。 詹姆逊美学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是深层的。詹姆逊的研究直接进入生产方式的分析层面,抓住金钱这个资本主义的核心。与马克思所处的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相比,詹姆逊所处的跨国的、晚期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追逐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绝对追求的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价值的幽灵在全世界游荡。詹姆逊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概括的金钱的生产方式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已发生位移,金钱被转换成资本,资本又在商品生产中逐步积累、增长,产生更多的金钱,在这个市场资本主义时期,全部运作的焦点是商品的生产,而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金钱向资本转化后并不一定要投入商品生产,投向金融、股票市场便可直接牟取暴利,这种资本积累自动化的逻辑高于货物生产和消费的逻辑,资本在全部的运作过程中风险大、投机性强、节奏快,这样的生产方式投射到文化层面上便表现为后现代的总体特征——任意异质的、支离破碎的、瞎碰运气的美学实践——拼贴、碎片。 4.认知测绘。认知测绘是詹姆逊美学面对全球化现实,重构阶级之图的系统理论。其灵感来自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形象》一书,书中描绘了异化了的城市首先出现这样一个空间:人们身在其中却不能把握所处城市的整体,不能把握自己在这个所处城市的位置,因此,传统城市的非异化就是在现实中重新获得地域感,重新建构城市标志系统。詹姆逊认为,把这本著作投影到全球化的社会、文化空间上去,具有特别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