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04)05-0001-08 一 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成中英教授提出的“本体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这一学说与时下在中国哲学研究中颇有力量的“理性重建”的方法有重要的区别。“后者集中关注于中国哲学大的框架对中国哲学的术语和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的理解,真理和真理性的问题不是其重点关心的问题”(注:成中英.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中国哲学中的诠释和重构[A].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6,9,10,43,25,11,16,12.)。“但就本体诠释学而言,我们必须使真理和真理的境遇问题成为中心问题”(注:成中英.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中国哲学中的诠释和重构[A].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6,9,10,43,25,11,16,12.)。“真理的境遇”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成中英教授的重要贡献。绝对的、超越时空的、所有人的理解都一样的真理其实是没有的,人们只能在大致相同的思维倾向下,遵从大家基本上认同的思维路线对某一问题得出大致一样的认识。这中间,各种影响人们认识的客观的与主观的因素,都会参与到对真理的理解之中。这所有对真理理解可能产生的因素,我认为就是成中英说的“真理的境遇”。 相对于西方哲学对于真理的认识,中国哲学更为注重真理的境遇,也许这是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不存在严格区分有关。成中英教授说:“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不甚关注逻辑的以及认识论的、方法论的问题。”(注:成中英.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中国哲学中的诠释和重构[A].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6,9,10,43,25,11,16,12.)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哲学没有逻辑的、认识论的、方法论的讨论,而是说从中国哲学的主流学派儒家、道家来看,其逻辑的、认识论的、方法论的讨论与本体论的讨论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实际上,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就融会有逻辑与方法。成中英甚至认为,中国儒家与道家的学说中蕴含着一种渊博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是什么呢?“它是那种观察和体验内容丰富的实在性的方式,在这种实在性中万物各得其所,而没有任何东西的被剩下和抛弃。它采取了一种内容丰富的观察和反思来理解这种最终被命名为‘道’的内容丰富的实在”(注:成中英.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中国哲学中的诠释和重构[A].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6,9,10,43,25,11,16,12.)。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道”与其特殊的逻辑、方法论密切联系,说穿了,道即存在于对道的言说或者说把握之中。悟道的过程与悟道的结果密切相关。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儒家哲学强调“诚”这个概念,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作为人道,是修炼成圣的工具,作为天道,它又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只有以诚去求诚才能得诚。也就是说,只有真诚的努力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 成中英先生说:“‘本体’是中国哲学的中心概念,兼含了‘本’的思想与‘体’的思想。本,是根源,是时间性;体是整体,是体系,是空间性,是外在性。‘本体’因之是一切事物及其发生的宇宙系统,更体现在事物发生转化的整体过程之中。”(注:成中英.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A].本体与诠释[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5,41.)中国哲学表示本体的概念其实不只是“道”这一概念,道是本体的动的写照,《周易》中说的“太极”则是本体的根源的涵义,而就其质料言,本体是气;就其秩序言,本体是理。这些概念都是相互联系,又是可以相互解说的。 在所有关于本体的概念中,“道”这一概念无疑居于中心地位。比之于本体的其他概念,“道”更为人们所关注,更多地成为诠释的对象。先秦诸子百家都论道,但对道的阐释不一样。道家说的道更多地指自然,而儒家讲的道更多地指名教。这种对立在先秦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但以后的学者试图圆融儒家道家对道的诠释。魏晋玄学就做过这种努力:或是将名教归于自然,或是将自然归入名教。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儒、道两家的精神营养,形成特有的相当完善的心性体系。宋明理学虽然也有诸多的派别,对宇宙本体的理解也不一致,但基本路线是整合、圆融自然、名教、心性,实现天道、人道的统一。 在中国美学的研究中,境界作为中国美学的最高范畴现在基本上成为美学家的共识。中国美学的本体是境界。美学的经典提问“美是什么”,在中国换成“美在什么”这种转换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统一密切相关。“在什么”是方法,但在什么决定了它是什么,所以方法即是本体。然而我们也不能说,方法比本体重要,事实上,是什么也决定它在什么。关于“美在什么”的提问,中国美学的回答是“美在境界”。整个一部中国美学史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虽然没有采取讨论的形式。 境界这个名词来自佛教,佛教将成佛所达到的精神世界称之为境或境界,而其整个的理论营养可以说集中国文化的精粹。如果说道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的根,那么,境界就是这棵大树的花。境界其实也不只是审美本体,也是伦理的本体。中国传统文化将圣人的精神世界也称为境界。“境界”作为审美的本体与哲学本体“道”就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只要稍为深入地研究一下中国的美学,就会发现,关于境界的种种解释都通向道,中国美学认定的“美在境界”,究其根本也就是“美在道”。成中英先生认为,中国的本体——方法论“将展示某种实在的广阔范围和广阔视域而有时被指称为‘境界’的东西”(注:成中英.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中国哲学中的诠释和重构[A].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6,9,10,43,25,11,16,12.)。境界生根于道,道展开为境界,这就使得中国的文化包括哲学天然地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