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4)06-0082-10 先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充分展示中华早期审美意识起源的基本状况和历史意义是先秦美学史的独特主题。 动态地看,先秦美学史似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70万年前到5000年前之仰韶文化,这是中华史前文明时期,是一个以器质创造为惟一审美形态的时期,仰韶彩陶是其代表性审美成果。二是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这是中华文明从器质文化向观念文化过渡的时代,可以青铜器为其代表。三是周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这是一个观念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诗经》乃其最杰出的审美性观念成果。四是战国(公元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中华观念文化理性化的阶段,《庄子》乃其典型性文本。 静态地看,先秦美学史大致包括三大审美形态:器质审美对象、感性观念化审美对象和抽象的审美理论观念,此三大形态次第演进,构成先秦美学史之基本内容。 先秦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进程 ●彩陶:中华史前文明审美形态。中国人的历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若以文字发明为人类文明时代标志,则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17世纪,都是中华民族的史前文明时代。 人类文化创造从硬碰硬的器物开始,中华早期审美意识起源研究也只能以先民制作的各类日用工具、器皿为起点。器质文化创造(即带工艺装饰因素的日常劳动工具、用品)是中华早期审美活动的最初、惟一形态。 69万年前北京人的石器已有比较固定的几种类型,如尖状、盘状、矩形等;10万年前山西阳高许家窖人的石器已有球型,说明中国人已有了控制手与器物以创造较规则形状的能力,有了自觉的形式追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以前的山顶洞人始有较为自觉、丰富的自我美化装饰行为,其遗存中有钻孔的砾石,海蚶壳,各式穿孔骨坠、兽齿等,所有装饰品穿孔均有赤铁矿粉末,说明先民们又有了对色彩的敏感。 什么是审美意识?什么是人类早期审美意识?形式美、形式感始终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最现实起点,对先民来说如此,对今人来说依然如此。最早、最简单的审美意识就是人类对各类外在现实对象物理感性形式(形、色、声等)的敏感、把握与运用,舍此而论人类早期审美意识,无异于画鬼,无异于缘木而求鱼。 整体而言,旧石器时代只有人类审美意识之蛛丝马迹,只是其萌芽,只是其起源;成规模自觉、普遍的审美活动要在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是粗疏简单、打砸成形的时代,新石器则是一个精雕细刻的磨制时代,这旧与新、砸与磨,便不只是早期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先民对形式的敏感与操作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前审美与审美、纯实用对象与工艺性审美对象区别之关键所在。 本时期中华审美创造最数仰韶彩陶莫属。彩陶是中华审美史上第一笔浓墨重彩,第一段灿烂乐章,是中华史前文明审美创造的杰出成果,足以体现中华早期审美意识所达到的水平。 自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出以彩陶为特征的新石器遗址以来,彩陶在中国早期文化史上的地位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器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为5000至3000年。本时期的文化遗址以彩陶出土为多,故又被径称为“彩陶文化。”所谓彩陶,是指以细泥和夹砂泥为原料制作的陶器。这些陶器除自身的色彩外,常装饰有彩绘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形花纹。 仰韶文化代表的彩陶已体现出普遍、自觉的形式装饰趣味。 色彩方面,有灰陶、红陶、黑陶、白陶和彩陶。 造型方面,有“裴里岗的圆腹鼎、三足钵、双耳壶、深腹罐、带盖高足豆,磁山的小口长颈罐、圈足罐、圆口盂,大地一湾期的圈足碗、球腹壶、圜底钵,李家村的大口罐、凹底罐、小口杯、平底钵、杯形三足器,老官台的小口鼓腹平底瓮等等”。[1](P20-21) 外在纹饰方面,有抽象的几何图案,如三角纹、宽带纹、圆圈纹、网格纹等;写实性图案有鱼、蛙、鸟、卵和人像;介于二者之间者有人面纹、鱼纹、鸟纹、鹿纹、蛙纹、蜥蜴纹、鱼网纹、锯齿纹、漩涡纹、螺纹、连蛛纹等。 中国彩陶器形丰富、形制各异,且每一文化时期的器形,即使属于同一类型,也有着繁多的变通和细微的差异,可以说千变万化、千差万别。但如果忽略其细部特征,从总的发展趋向上看,整个器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多元、由随意向和谐发展的。[2](P43) 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相比,此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在形色趣味和创造力两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现已出土的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各地彩陶实物显示:此时的先民在日常器质上已自觉追求造型、色彩、纹饰三方面的丰富性、变化性和独特性,这说明,中华审美已超越了质朴的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进入到一个求丰富、求精致的发展、开拓阶段。正像林少雄先生所总结的那样。 与其后的审美创造相比,所不足者在于:本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最为单纯,仅限于悦耳目的生理快感、对象外在形色之美的形式美阶段。 ●青铜:从器质文化到观念文化。公元前16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关键阶段,中华文化从器质而观念的转型,即发生于此时。中华民族系统、成熟的书写文字——甲骨文出现了,中华民族由此而正式步入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