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济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卫兴华(1925-),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有的学者由于缺乏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未能准确把握其有关见解,有的人还把陈云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许多人似乎不知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的概念最先是由陈云提出的。邓小平曾赞同陈云有关改革的思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陈云讲计划经济,强调的是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他一贯反对命令主义和主观主义,主张在计划经济中留有自由空间。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5)03-0034-07

      陈云长期在中央决策层从事实际经济领导工作,对经济领域中的复杂情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驾驭力。他强调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把握经济规律,善于在总结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将实践上升为理论,提出合乎实际的具有创新见解的指导方针。他是我党最懂经济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陈云的经济思想很丰富,涉及经济领域的诸多方面。他的统领全局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未能完整准确地对陈云有关经济思想予以把握,甚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有的人还把陈云的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割裂和对立起来,似乎邓小平是强调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而陈云只是强调计划与计划经济的。这里存在着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失真性。其实,在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中央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是以陈云的有关思想为依据的。邓小平赞同陈云的有关理论和思路,在决策上也与陈云一致。许多人似乎不知道,我国实行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是由陈云最先提出的。陈云讲计划经济,强调的是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他一贯反对命令主义和主观主义,主张计划经济中留有自由空间。不少人也没有从发展的观点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以为他在1979年11月与外宾谈话时就提出了我国现在实行的由计划经济转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那里讲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为主条件下的市场调节。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如实地理解和把握陈云经济思想及其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陈云最先提出的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思想

      在过去很长时期中,马克思主义者与西方学者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实行市场经济。理论认识是这样,经济实践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预计,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商品生产消亡了、商品市场随之不再存在,自然不会认为社会主义将会实行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将实行计划调节。不过,在他们的论著中,既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也没有“计划经济”的概念。列宁在1906年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他指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世界上任何法律都不能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公有制基础上的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在后来的西方学者的论著中,一般把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乃至资本主义相联系,将其与社会主义相对立,即所谓的“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市场经济,二者必居其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和政治家,在有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上,与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形成了相同的见解。

      由于存在上述中外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阶段,虽提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强调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在中央有关文献和中央决策层中却一直避免公开将我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甚至在学界连市场化或市场取向的改革的提法也会受到质疑。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一定时期内,实行计划经济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对其全盘否定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过,即使在全面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把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的条件下,陈云同志也主张大计划小自由,不赞成卡得太死。而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中央决策层中,最先指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所在,提出需要引入市场经济或市场调节的经济思想的,正是陈云同志。

      1979年2月22日,李先念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汇报时说:“我同陈云同志谈,他同意,在计划经济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是大补充。国内要竞争一下,不管东西好坏,都由商业部门收购不行。允许工厂自销,也可代销。实在不像话的要关一批。”[1](P236)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陈云和李先念第一次提出要用市场经济弥补计划经济的不足,强调应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从而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看法。对于陈云和李先念这里所讲的市场经济,需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这是指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内部所实行的一种新的体制。这种新的体制就是后来所概括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它的意义在于:摆脱了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只能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甚至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的传统界定。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作为“补充”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实行局部的市场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某些禁忌。虽然与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当时关于市场经济作补充的认识和提法显然存在局限性,但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用历史的观点予以分析和评论。它毕竟是在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和理论认识上打开一个大缺口。应当明确,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从这里起步的。第三,这里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模式。这一模式在1989年6月9日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级以上干部时也讲过,正式发表时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模式的包容范围比“为主”、“为辅”的模式更广泛一些。它既可以包括“为主”、“为辅”的具体模式,也可以包括放弃主辅关系,实行国家(计划)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运行模式,或者说,既可以是二者板块式的结合,也可以是二者渗透式的结合。不言而喻,陈云和李先念当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改革模式,是具体化为计划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为补充的改革模式的。“相结合”的大原则为后来在改革发展中扩大市场调节或市场经济的范围,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的较大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