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行为分析 公司需要主要由以下内容所构成: 1、所有者利益。所有者利益主要表现为股本收益率或资产增值率。 2、管理者利益。管理者利益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组成,管理者的物质利益表现为薪金、奖金及公司提供的住房、交通工具等待遇;管理者的精神需要则表现为嘉奖、晋升、事业成就感和社会知名度等。 3、职工利益。职工利益主要表现为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利益。职工当然也有精神需要,但由于其差异性较大,主要在公司内部起作用,对公司整体行为产生的影响较小。 影响公司行为的外部条件有: 1、分配政策。分配政策对公司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著名的拉弗曲线就是研究税收如何对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通常影响公司行为的分配政策有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工资等。 2、考核办法。董事会或上级部门对公司的考核办法关系着管理者和职工的利益,对公司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3、市场约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经营活动会受市场所制约,并随着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自身的行为。 4、法制环境。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执法环境的严与宽,违法成本的高与低,都会对公司的行为产生影响。 5、竞争环境。公司有时不得不因竞争需要调整自身的行为,以求在竞争中获胜。同时竞争压力的大小,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行业的景气程度,都会影响公司行为。 6、非常事件。公司涉及上市、收购、合并等非常事件时,其内部的各利益主体的矛盾会突显出来,往往会影响其正常行为。 7、攀比心理。如同行业收入分配政策,往往会对公司职工和管理者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行为。 8、其它。影响公司行为的外部因素还很多,如市场完善程度、政府行为、文化背景、科技发展水平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公司的个体差异,在相同条件下,各个公司的行为表现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公司的个体差异主要由公司的高层经理人员的价值取向、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所决定。 二、不同利益诱导下的舞弊方式 一般而言,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其诱导下的舞弊行为也是不同的。 所有者利益诱导下的舞弊方式主要有: 1、隐匿收入。隐匿收入是指公司违反收入确认原则,故意将应计入本期的收入隐瞒起来,以达到偷逃税金或延期缴纳税金目的的行为。常见的手法有:取得收入不入账,或挂在往来账上;把收入直接冲减费用,或计人资本公积等权益类科目;将本期收入计入下一会计年度等。 2、虚列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是指公司违反成本费用的核算原则,故意虚增当期生产成本、财务管理费用,以达到偷逃税金或延期缴纳税金目的的行为。常见的手法有:在材料、在产品、人工费用的核算中故意多计本期产品成本;把资本性支出计入当期成本;擅自核销坏账,提高固定资产折旧;超规定提取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用假发票虚列费用等。 3、转移利润。转移利润是指公司违反会计核算原则,故意将利润转移到有税收优惠的企业或会计期间,以达到偷逃税金目的的行为。主要手法有: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高买低卖,将利润转到有税收优惠的子公司;在税收优惠期,通过提前确认收入,低估成本等方法转移利润的实现期间。 4、抽逃资本金。抽逃资本金是指出资方(往往是大股东)违反国家的有关法规,虚假出资,或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以达到长期占用公司的资金,或逃废债务目的的行为。其主要手法有:出资方出借资金或资产给公司,虚假验资后即予抽回;公司长期以内部价方式为出资方提供产品,以抵偿出资方的资本金。管理者利益诱导下的舞弊方式表现为: 1、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指公司违反收入确认原则,故意将不是本期的收入,甚至是不存在的收入记入本期,以达到虚增利润,粉饰财务状况为目的的行为,常见的手法有:提前确认业务收入;编造假客户,虚开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利用关联公司,虚拟销售业务,多计收入等。 2、少列成本费用。少列成本费用是指公司违反成本核算原则,故意少列当期生产成本、财务管理费用,以达到虚增利润,粉饰财务状况目的的行为。常见的手法有:在材料、产品、人工费用的核算中故意少计本期产品成本;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当期费用不记人损益、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应摊销的费用不摊销、应计人损益的利息予以资本化等。 3、转移资产。转移资产是指公司违反国家的有关法规,故意将公司的财产物资转移给其他单位,以谋取个体或小集团利益的行为。其主要手法有:企业在转制时,故意隐匿利润、瞒报资产,然后以低价购人;将公司技术、工艺等无形资产无偿转给其他单位使用,从中牟取个人的非法利益;编造虚假交易,将公司的财产物资转移给与自身有利益关系的单位。 职工利益诱导下的舞弊方式主要有: 1、小金库。小金库是指公司违反有关财政法规,将应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的资金私存私放,以逃避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为目的的行为。小金库的资金通常用于职工的奖金福利,其常见手法有:截留单位收入,将单位的一些非正常收入,如三产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对外投资收入放在账外;虚列成本费用,将资金转到账外;通过关联企业,运用价格转移,将小金库设在关联方等。 2、账外经营。账外经营是指公司违反有关财经法规,将属于公司的经营项目不在公司的财务账内反映,而是另设账页,以逃避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为目的的行为。公司搞账外经营通常是为了获取奖金福利的资金来源,其主要手法有:将公司的三产经营业务不列财务账;账外放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