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作 者:
廉越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州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支持性对策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取得单位领导的支持是关键。而内部审计人员则应努力创造佳绩,并给企业带来效益,以使单位领导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经营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使之能在人员配备与经费上提供有力的支持,既不干预内部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及其发表的审计意见,也能采纳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这将有利于防范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二)技术性对策

      审计业务有其技术技巧,特别是在项目管理、审计报告反馈意见、审计文书等方面如果处理得当,能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审计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难点及信息的控制。一个审计项目的确定关系到这个审计事项的成功与否,影响到审计的威信。选择审计项目,要注意实质性的问题,即对单位内部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作为审计的重点,要逐个人手,立足查深查透,定性准确,责任落实;对于审计项目的每个问题,应做到“四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对于单位内部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反映宏观问题,促进单位加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以体现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审计部门要重视被审单位对审计项目的反馈意见。审计报告是项目管理的重点,经过反馈处理的审计报告是出具审计意见、审计结论的依据。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不是形式,而是促进沟通,达到客观公正的目的。我们应在书面反馈的基础上,采取和被审计单位直接对话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事项的原因和经过,进一步阐明审计的观点和依据,以便深入、充分地交换意见,化解被审计单位的对立情绪,达到审计的目的。审计文书是审计行为的载体,特别是审计意见、审计决定集中体现了审计的结果。审计文书是证据,文字必须认真推敲、措辞达意,力求无懈可击。此外,项目方案、工作底搞、调查方法等共同构成审计质量的技术要素,也是项目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

      (三)分析性对策

      针对审计对象的复杂性,我们在开展审计项目时,一要对项目的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审计风险资料,制定控制审计风险的方案,评估审计风险,对审计项目进行论证,以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确定有效的审计范围,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和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等等。二是有意回避。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缺席十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账证记录不全,会计核算存在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审计环境不具备开展审计作业的基本条件,审计风险特别大,且审计自身又无法有效控制时,就应该对该单位不审或拒绝发表意见。三是自我保护。审计人员对审计结论的表述应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对一些敏感问题或难以把握的问题,做审计评价时要留有余地,应避免用绝对化的表述。四是转移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审计过程中,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的某种政策、规定涉及其他部门和人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通报情况,明确责任,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四)主动性对策

      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人是决定因素。一是内部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二是要及时补充内部审计工作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使审计行为符合准则的要求。四是在审计部门内部建立质量标准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