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增加一些非财务指标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苏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财政收入水平

      对财政收入的考核,应考核全域内人均提供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工商税收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农业税收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之比等等。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不仅可以剔除人为的财政收入虚增、空转、混库等因素,还排除单位间收入基数不同而引发的考核标准不一致的缺陷,这将更有说服力,更具科学性。如对某镇镇长2001年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该镇全年财政收入为865.26万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6%,而同期该县为4.84%,该市为5.48%,该省为11.19%,全国为17.07%(数据来源于各级人代会的财政预算执行报告),从这些逐级渐减的比重数据中,不难看出其中的水分。而就是这些掺水的数据中仍有大量的“混库”收入,审计进一步发现仅其中一笔就将县级运输业营业税收入61.23万元混入镇级收人。这次审计的结果当然是那位镇长因政绩平平且弄虚作假而易职,而同期财政收入只有532.46万元的另一个乡乡长因培植财源等工作有方而被提拔。正因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增加了一些非财务指标的考核,才避免了审计风险,使靠弄虚作假捞取政绩的人得不到提拔,埋头苦干的人得到重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工业用电量、人均农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不仅要看整个区域的用电总量,还要看其中的工商业用电量、居民生活用电量所占份额。从工业用电量上分析判断,财政收入增长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财政收入总是同工业用电量成正比关系的,反之亦然。如我们在对一个乡镇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该镇2001年度工商税收有大幅上升,而其用电量并未增长多少,审计人员带着疑问,顺藤摸瓜,进一步审计了其中的工商税收的收入发票,揭开了疑点:原来财政收入中有大量的税收空转收入(即在财政总预算上一边列支出———拨给企业交税,一边以企业税收形式入库)和混库收入(将县级收入混入乡镇级收入),这其中还存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审计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罚,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处分。

      虽然农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多寡并不直接反映在财政收入上,但不得不承认农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率是反映一个地方农民富裕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果忽略了对农民人均储蓄存款平均增长速度的审计,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在审计具体操作上,可延伸审计调查当地金融机构的各项储蓄存款余额,计算比较其增长率,同时也可利用统计机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也能够说明问题。

      三、招商引资对财政收入的贡献

      我们必须承认,有些招商引资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理应追究有关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的责任。因此,我们在对乡镇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不仅要看招商引资项目的多少,还要看招商引资的花费,更要看招商引资所引项目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水平。因为,衡量各项工作好坏的关键是经济发展水平,而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财政收入弊状况。假如招商引资未能给财政带来收入,那么,招商引资对政府来讲,还有多少实质上的意义?!

      四、农村费改税政策落实情况

      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农业税收已入库情况,更要看农业税收实际完成情况,计算比较农户完成数占所有农户的比重,农户实际交纳的税收占应交数的比重;另外由于农业税收减免实行的是“先减(免)后征”政策,同工商税收减免实行的“先征后免(减)”政策有本质不同,这就更要重点审计农业税社灾免款发放到户情况。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一些乡镇往往先通过农业税社灾免款垫付农业税税款的方式,来完成农业税任务,以攫取所谓的政绩和奖励。如我们在对一个乡镇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该镇2001年度的农业税在7月份即完成入库任务数485.92万元,列全县第一名,进一步审计后发现该镇农业税的实际完成应交数只有380.77万元,占78.36%,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92.05%,这其中,还有148.37万元是由机关经费和农业税社灾免款垫付的。

      五、招待费差旅费等消费性支出控制情况

      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要重点分析、比较招待费差旅费等纯消费性支出占整个公用经费的比重,计算、对比招商引资支出占整个新增税收的比重,考核、验算每天平均招待费支出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通过测试、分析可以判断其消费性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惟有这样,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审出公信力,切实负担起审计的神圣职责。

相关文章: